蔡侯东:用大数据方式衡量幸福有多少意义?

12.03.2014  16:14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幸福”,中国社会对“幸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彭凯平教授及其团队运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在分析2013年新浪微博全年数据的基础上,对“幸福”主题进行研究和解读。(3月11日人民日报)

  “幸福”这个词,一度引起人们对幸福的运用和讨论。去年央视街采问及“你幸福吗”,得到神回复“我姓曾”,如今彭凯平教授团队更进一步,用大数据的方式对城市幸福指数进行计算,笔者总觉得怪怪的。幸福指数用数据来表达无可厚非,但幸福如果只是停留在技术和心理层面,难免让人犯嘀咕,有必要吗?

  幸福没有衡量标准,大数据手段解读参考系数有限。彭凯平教授团队的研究,文化、心理结合科学理论,说服力不可谓不强。并且在维度和维度扩展上下了很大心思,再以新浪微博数据和刷微博的网民当成样本,进行分类、总结,工程很大。但这样的研究是否真的具有代表性还很难说,首先一点就是网民群体刷微博与幸福本身无关,只是一种日常行为或者兴趣爱好。有多少人会在上面表达情绪,乃至表达主观生活感受,是个未知数。笼统的把这些数据通过指标衡量,经纬度是有了,案例也有了,但是无法明确幸福本身的定义和反向。

  幸福是个相对概念,不是个可以定性的形容词。研究表明,幸福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人并不是越有钱就会越有幸福感,这样的结果犹如常识,差强人意却显得多此一举。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不能证明人民幸福,但是可以提供更为幸福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人民在某些层面是能感觉到幸福的。有钱和幸福也是相对的,如果非要在其中建立某种联系,“有钱≠幸福”是正确成立,却不是绝对成立,这就好比农村和城市收入差异,农民和城镇居民谁也不敢说谁更幸福。

  幸福是没有定性的抽象主观情绪,只存在每个人的感官情感世界中。彭凯平教授团队对于幸福的研究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科学研究如果专注于抽象概念,有无必要值得深思。总理多次提及“幸福”,人们关注幸福,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把幸福当成一种社会良性发展方向,用于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大局性幸福是或许可以用维度来衡量,但是具体到你我他,快乐是一种幸福,有钱也是一种幸福,经济发展高了人民也是能感觉到辛福,谁能确定没有必然联系呢?大数据虽好,但不一定都是对的。(蔡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