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更容易被泄露

24.10.2015  14:45
原标题:76%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更容易被泄露

  原标题:76%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更容易被泄露

  “互联网+”时代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有了大数据,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加精准、贴心的服务,但同时,消费者个人信息也越来越受到泄露的威胁。

  近日,一则关于网易邮箱用户数据库疑似遭泄露的消息在网上引起波澜,涉及数据达数亿条。虽然目前数据泄露事件结果尚不明朗,但已引发不少用户对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

  作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近期被曝存在实名认证漏洞。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第三方支付曝出泄露客户信息、账户被盗刷等问题。

  10月22日下午,公安部网站发布中央综治办、公安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等15部门决定,从10月22日起到2016年3月底,要求“落实寄递物流活动实名登记制度”。许多市民在认同快递实名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担忧。

  今天,以“30年我与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共成长”为主题的纪念《中国消费者报》创刊30周年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展望活动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更容易被泄露。在过去一年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过。

   个人通讯类信息被泄露最多

  此次调查,是《中国消费者报》与29个省、市消协组织在中国消费网以及安全联盟支持下,于9月24日至10月10日展开的网络调查。

  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个人财务信息最重要,被泄露最多的是个人通讯类信息。

  在6大类个人信息中,26%的消费者认为,个人财务信息最重要;其次是个人身份信息,占23%;第三是个人通讯信息,为18%;第四是个人消费信息,为15%;第五是个人社会关系信息,为11%;最后是个人背景信息,约7%。

  统计显示,泄露最多的是个人通讯信息,达到33%;其次是个人身份信息,为28%;第三是个人消费信息,为20%。

  消费者认为最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的是网站,包括电商平台、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等,占14%;其次是手机、PAD、智能手表、运动手环等个人信息终端,占13%;第三是汽车行业4S店和电信服务商,都达到12%。

  调查结果与今年上半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4年度消费者个人信息网络安全报告》相印证。

  2014年度报告披露,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现状表示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占比多达56.58%。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个人信息遭受泄露的现象极为普遍,约三分之二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个人信息曾被泄露或窃取。

  而被泄露或窃取最多的个人信息是“个人基本信息”,达到72.12%;其余依次是个人网络行为信息、个人设备信息、个人隐私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个人社会关系信息。

  当个人信息被泄露或窃取后,8成受访者受到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骚扰,浪费时间和精力、学习或工作受到影响的占比分别为49.37%、34.94%;还有33.14%的受访者遭受过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者了解信息保护有关法律的现状并不理想,其中对相关法律了解较少和不知道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51.36%和14.52%。当受访者个人信息被侵害后,选择“习以为常,不会采取措施,保持沉默”占比达38.06%;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诸法律”的受访者占比最少,为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