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赣州大招商

23.12.2013  12:08

  冬阳灿烂,这里人兴业旺、车水马龙……动感大赣州,有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给力,更有客家儿女开门迎客、同心协力共筑美丽大城的决心与热情。

  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发展的格局下,赣州大步“走出去”,热情“请进来”,以开放经济、优化环境的姿态,正在上演一出招商大剧。

  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春风吹来,众多投资商情定赣南大地。

  11月5日,在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上,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华能集团等企业纷纷选择赣州,共签约项目40个,投资金额达1306亿元。这是赣州加速释放改革红利,“开门迎客”取得的硕果。

  今年以来,赣州立足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创新招商方式,促使现代综合物流园、精深铜加工、清洁能源系统制造等一批辐射力强、带动面广的项目纷纷前来落户。中国建材有限公司在兴国投资14.8亿元的水泥建材并购项目、中国华星集团在全南新上39万吨无水氟化铝项目……一个个重大投资项目的签约落户,让赣州百姓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特别是6月28日,投资100亿元的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项目在章贡区沙河工业园动工。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与生产、汽车及零部件市场、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板块连动的特色产业集群,年营业额可达200亿元。

  一连串“大块头”项目签约赣州,有力地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目前,该市初步形成9个产业集群,其中6个产业集群去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稀土和钨及其应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45亿元。

  热情服务亲商安商

  为让投资商安居乐业,赣南干群热情待客,深入一线服务,优化投资环境。

  该市牢固树立“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人,没有与招商引资无关的事”的理念,坚持以服务争取项目,赢得客商的青睐与信任。为确保项目落地,全市实行主要领导负责、驻点干部跟踪服务制度,各部门争相比服务、看贡献,使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重商、亲商、安商氛围浓厚。

  目前,落户该市的企业均可享受“保姆式”服务,相关部门全程跟进项目洽谈、评审、签约、落户、开工、投产、扩产环节。

  该市还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采用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办法,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贡献奖励等手段,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市场开拓,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去年,该市精简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48项,精简率为44.86%。

  “粤商最佳投资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闽商最佳投资城市”、“港商最佳投资城市”等称号齐聚赣州。据测算,目前在该市投资的商务成本仅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三分之二。

  “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服务,是我们选择赣州的重要因素。”投资1.4亿元的英华利汽车模具、夹具生产及设计项目负责人说。

  大城崛起方兴未艾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南康撤市设区,标志着赣州大城正在崛起,也昭示着这里的舞台更大了。

  4条国道、2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连通沿海地区,4C级赣州黄金机场通达全国50多个城市……新赣州快速交通网基本成型。去年底,大广高速建成通车,人们期盼已久的“广州饮早茶、龙南吃午饭、香港吃夜宵”已成现实。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该市致力于推进文化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截至今年6月,全市公共文化建设总投入超过30亿元,文化设施总面积达64.83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由2010年的156.4平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700平方米,增长4.48倍。同时,积极打造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目前,该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9%、绿地率达35.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02平方米。建成20多公里长的章江新区绿道1、2号线,兼顾绿色出行、体育休闲、生态文化和防洪治涝。今年,计划投入4亿元建造“春夏秋冬”四季植物景观工程,优化道路绿化景观。

  大舞台上的大戏更加精彩,今年1至10月,该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07.67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7.39亿元,增长14.1%,增速比全省高2.3个百分点……

  在开放型经济活力迸发的今天,赣州干群携手四海客商,拼搏实干、奋进有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赣州,大城崛起方兴未艾。

  陈洪明 本报记者鄢朝晖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