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兵飞起“江西造”

06.09.2015  09:37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天上午,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企业文化部工作人员早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当6架直升机护卫着国旗和军旗,组成威武雄壮的空中护旗方队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时,他们都高声欢呼起来。

  据了解,在此次阅兵式上,由20多种机型近200架飞机按照作战功能,编成10个不同类型的空中梯队接受检阅。其中,由中航工业昌飞生产制造的直-8B型直升机、武直-10型直升机作为第一梯队成员,光荣参加了此次大阅兵。

  武直-10

   中国“霹雳火”与美国“阿帕奇”相媲美

  武直-10综合作战性能与欧洲“”式战斗机相当,略逊于美国“阿帕奇”,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武直-10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中型武装直升机,现装备于解放军陆军航空兵,绰号“霹雳火”。在此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将法国海豚直升机改装型号兼做武装直升机。

  据了解,武直-10由中航工业直升机研制所设计、由中航工业昌飞生产制造,作为中型武装直升机,该机型采用串列双座式设计,机头配备一座旋转式机炮塔,机体两侧武器短翼可挂载多种空地、空空、反坦克导弹以及火箭巢等武器,具备全天候对地、对水面、对空作战能力。

  武直-10还具备强大的防护装甲,机体正面可抵御12.7mm机枪子弹射击。武直-10还首次使用了可吸收雷达波的纳米隐身材料涂层,生存能力显著提高。

  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武直-9之初,中航工业直升机所的科研人员就已经酝酿着专用武装直升机的蓝图。经过长期的技术准备和艰辛的研制历程,中国“霹雳火”武直-10终于在新世纪的曙光中横空出世。

  2012年11月12日,武直-10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首次正式亮相。并在之后的多次航展上进行了飞行表演,飞行性能,尤其是低空飞行能力优异,非常适合执行低空猎杀任务,因此也被称作树梢上的杀手。

  武直-10的出现,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热议和好评,国际知名媒体曾报道称,武直-10是世界上最现代化和最具战斗力的武装直升机之一。媒体引述欧美专家观点,认为武直-10在综合性能上可与美国“阿帕奇”相媲美,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武直-19

  绰号“黑旋风”是武直-10好搭档

  在9月3日的阅兵中,在国旗和军旗之后组成数字“7”的,就是8架武直-10武装直升机。其中4架组成一横,每架飞机前后间隔约有20米。

  数字“0”则由12架武直-19组成。四边各3架,间隔与数字“7”编队近似,约有20米。但由于武直-19机身比武直-10小,所以看上去,编队密度较大。

  据了解,武直-19是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公司和中航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武装侦察直升机,代号“黑旋风”。设计源自于直-9W,是与武直-10联合作战的搭档。

  武直-19动力舱外形、尾部气动布局,包括同样的涵道式尾桨,都与直-9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性能有了大幅提高。如武器挂点增加一倍,两侧短翼可拆卸方便长途运输。

  武直-19定位为轻型武装直升机,可与武直-10搭配使用。作战时,武直-19前往侦察,发现目标后实施攻击。若目标未被摧毁或数量众多,可标示目标并呼叫武直-10编队进行打击。

  武直-10服役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部队的主要装备之一是直-9系列直升机。其经过多年的改进,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攻击能力,但提升空间有限。而武直-10服役后,凭借凶悍的火力,以及先进的作战系统,将明显提高我军陆军航空兵的航空突击与反装甲能力。

  直-8

  目前亚洲制造最大的直升机

  本次阅兵中,由大量直升机组成的混合编队负责压轴戏,而直-8更是为直升机编队压阵。

  直-8换装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减轻了重量,主要用于部队机队作战、武器装备的空运和后勤物资的输送及战场救护等。一架直-8最多一次能运送一个排的兵力,是我军陆军航空兵的主要兵力输送装备。

  在本次阅兵中,7架直-8组成的编队排在武直-10编队之后进行拉烟表演。

  据了解,直-8型直升机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机。该型机于1976年开始设计,1979年至1984年设计中止,后重新起动研制工作。第1架原型机于1985年12月11日首次试飞,第2架原型机于1987年10月试飞。1994年11月12日通过最终设计定型。直8型直升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式多用途中型直升机,在标准状态下有较大的功率储备,具有飞行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飞行安全,操纵容易,使用维护方便,应急时可在水面起降等特点。

  直-8型直升机是目前亚洲国家制造出的最大直升机!直-8型直升机有广泛的用途,作为民航客机,内部宽敞舒适,是一种理想的机种;加装设备后,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如地质勘探、测绘、建筑施工、森林灭火和架设高压电缆等;在高原地区可执行边防巡逻、运输、通信、联络、指挥等任务,还可作救护机使用;增装(或换装)搜潜、攻潜、反潜机动和作战联络用的全套设备后,可作为反潜直升机使用。

  此外,在这款多用途直升机的基本飞行平台基础上,设计人员又充分挖掘和发挥其潜力,利用现代最新的航空科研成果,针对不同用户不同用途的多年改进和改型,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军、民两个市场,现已形成一机多型的直-8大家族。

  李蓉、程万海、信息日报记者左阳天、王景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