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二号”上有哪些“不明觉厉”的太空实验?

19.09.2016  19:42
 

  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已经发射升空。在我们头顶近400公里高的这个太空实验室里,将开展十多项科学实验和观测。能够拿到登上“天宫二号”“船票”的实验,无疑都属于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探索领域。


  代表中科院牵头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介绍,“天宫二号”上要进行的各类实验是载人航天历次任务中应用项目最多的一次。内容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天文探测、空间环境监测、对地观测及地球科学研究以及新技术试验等多个领域。其中,有两项需要航天员直接参与操作,有一项是国际合作联合研究的项目,直接承研单位28家,装器有效载荷50余件。


  据介绍,“天宫二号”三个空间科学物理领域重点项目是:空间冷原子钟实验、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伽玛暴偏振探测。这三个项目均属国际科学前沿,科学意义重大。


  空间冷原子钟将成为国际上第一台空间运行的冷原子钟,可以使飞行器自主守时精度提高两个量级,在国防安全、高精度星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将开展天-地超远距离量子密钥传输,以及业务数据天地激光通信,将为未来建立不可破译的信息安全系统,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实用化的保密通信网络奠定基础。


  伽玛暴偏振探测为揭示伽玛暴本质、宇宙结构、起源和演化等天体物理研究前沿热点取得突破开辟新的途径,有望获得新的发现。


  此外,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多项应用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意义重大。


  “天宫二号”上装载的宽波段成像光谱仪、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是新一代对地观测遥感器和地球科学研究仪器,将会在资源环境、生态环境、农林应用、海洋环境、大气污染和大气成分监测以及全球变化研究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益。


  伴随卫星飞行试验进一步验证在轨释放、驻留伴随飞行等技术,在伴星分离释放和交会对接过程中将对飞行器进行近距离成像观测,同时开展微小型部组件空间试验验证,为未来新型航天器编队飞行技术奠定基础。


  科学家们期望“天宫二号”上的多项空间科学实验能取得重要进展。


  具有中国原创科学思想的液桥热毛细对流实验,有望更加深入地剖析和探索热毛细对流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中国微重力流体科学的空间实验能力和技术水平。


  综合材料制备实验选用多种新型结构与类型的材料样品,如新型纳米复合光学材料、高性能热电转换材料、多元复相合金等,航天员将多次操作更换并回收实验样品供地面进一步分析研究。


  高等植物培养实验将首次开展微重力环境下光周期调控机理研究。而且应用了荧光蛋白基因表达先进技术手段,航天员将回收部分植物样品供地面进一步分析研究。


  专家说,通过实施这些应用任务,中国有望在空间科学前沿探索部分重点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发现;在空间应用技术领域,创新发展突破并掌握一些核心关键技术,为解决国家迫切需求的重大应用问题提供和验证先进的解决方法和手段,取得显著应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