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91天无降水 北京初雪日明显晚于常年平均值
连续91天无降水
大寒已过,北京初雪还没来(热点解读)
核心阅读
入冬以来,北京一直没有出现全市性的降雪。截至1月22日,北京连续无降水日数达91天,已经达到历史第三位。
大寒(1月20日)已经过了,初雪为何迟迟不来?北京会经历一个无雪的冬季吗?
北京初雪日明显晚于常年平均值
1月22日,“四九”第五天,北京阳光灿烂,最高气温达5℃。北京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大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京自2013年10月23日下了场0.2毫米的小雨后,一直没有全市性的降水,到2014年1月22日已有91天。
陈大刚介绍,根据历史统计,北京连续无降水日数最长是124天,从1970年10月25日到1971年2月25日;排在第二的是108天,从2010年10月25日到2011年2月9日;目前连续无降水日数91天,已经和1998—1999年冬季并列第三。
今冬北京初雪日已经明显晚于常年平均值(11月29日),如果今冬还会降雪的话,初雪日至少排在历史第三晚了。今冬之前,北京入冬后初雪下在次年的情况只有5次。初雪日最迟出现在2011年2月10日,第二晚的是1984年1月29日。
陈大刚说,目前北京还没有出现整个冬季完全不下雪的情况。1983—1984年冬季降水量最少,下了0.3毫米的雪。
入冬至今,北京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多。2014年1月1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达12.8℃,是1951年来京城市民度过的最暖元旦。
根据目前的最新预报,预计1月30日除夕前,北京仍然不会出现降雪。北京会经历一个无雪的冬季吗?气象专家表示,现在还难以断言。从历史记录来看,北京每年2月的降雪量比12月、1月的要偏多,3月份降雪的情况也较多,例如去年3月20日。
未形成有利于水汽输送的大气环流
这个冬季,北方不少地方和北京一样,降水很少。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王启祎介绍,入冬以来,华北地区降水量为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8.9%,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仅次于1970—1971年冬季同期。
王启祎说,入冬以来北京等地无降雪,是与北半球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美屡被冷空气侵袭,异常寒冷,美国多地创造20—30年来最低气温纪录;欧亚地区大部温度偏高,总体降水偏少,这个地区的人们感觉这个冬季很“温暖”。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主要处在西北气流控制下,以下沉气流为主,冷空气偏弱。由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也弱,缺少冷暖空气配合,我国北方降水异常偏少,多个省市创下1951年以来月或旬降水最少纪录,2013年12月,北京、山西、陕西降水量均为历史最小纪录。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这个冬季没有形成有利于水汽输送的大气环流形势,来自南部和东部的水汽少,水汽向北方输送少,空气比较干燥,这是北京等地很难形成降雪的最主要原因。
孙军说,冷空气活动比较强的时候,带来了大风和降温天气,但水汽条件配合不好,没有带来明显的降水,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冷空气过后气温很快回升。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气温都偏高。
今冬除了东北有一次比较明显的降水过程外,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都比较弱。孙军指出,冬天即使降水少,总会有一两次范围比较大的降水过程。然而,入冬以来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过程,是比较异常、比较少见的。
根据中央气象台22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未来10天,冷空气势力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偏高2℃以上。江南、江淮、黄淮西部、华北大部基本无降水。
流感病例激增,旱情持续不利小麦越冬
专家提醒,这种不下雪、较干燥、温度偏高的天气里,空气中病菌、病毒会多一些,容易造成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流感容易发生,体弱者等易感人群应注意防范。
根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情周报,2013年12月以来,北京市流感病毒呈升高趋势。2014年第3周(1月13日至1月19日),全市报告流行性感冒病例数激增126%,成为病例数居第一位的病种。
陈大刚说,目前的天气状况对空气净化不利,空气中污染物较多,导致空气质量较差。
由于长时间降水偏少,华北出现干旱。目前,河北西南部、山西东南部有中度气象干旱。对此,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高歌表示,目前,华北地区冬小麦处于越冬期,无灌溉条件麦区旱情持续,不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北方冬麦区要做好田间水肥管理,降雪偏少麦区要采用覆盖、施肥等措施,保墒防冻,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本报记者 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