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天津汽车限购令:短期有利防堵治霾

16.12.2013  22:25

  中新网天津12月16日电 (记者 张道正)天津市政府15日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即“限购+限行”。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天津民众措手不及,迅速引发大众关注,一些市民也对政府连夜出新政未设缓冲期存疑。

  针对此次“限购令”的出台,天津官方给出的给出的理由是控量、防堵、治霾。

  对于此次宣布限购,其实天津官方今年有过数次表态。今年8月6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发布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其中规定,应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趋势,适时考虑采取限购、限行等办法,控制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加强停车库、停车楼建设,减少和规范道路停车。鼓励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2013年12月6日,国内多地被雾霾笼罩。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政策论坛》节目中表示,天津机动车保有量上升速度很快,市政府准备出台政策,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

  只是,对于媒体的询问采访,天津相关部门大多都未给予明确答复,导致公众感觉“突然”。一些媒体甚至认为此举是“懒政思维”。

  对于天津官方控量、防堵、治霾的说法,中新社记者16日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询问此次天津限购措施到底会对天津的城市交通、和环境治理产生何种影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孙涛教授表示,天津城市有609年,地处九河下梢,河道弯曲造成主城区的路网非常复杂,即使本地人市内驾车也会迷路,这也是天津交通的“特色”之一。由于人多车多,道路成了稀缺公共资源,这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架在汽车轮子上的城市。”所以这个时候出台天津道路管理限号的一些规定,短时间内可以有效的改善天津市,尤其是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的情况。

  天津市政府提供给媒体的材料也显示,从2006年至2012年,天津市机动车保有量由120万辆增加到236万辆。过去3年中,常住人口由1075万人增加到1413万人,汽车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天津城区交通运行压力急剧增加,市区主要交通节点已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如不采取限制措施,高峰时段将出现恶性拥堵。

  国家特聘专家、南开大学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毛洪钧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拥堵状态下汽车尾气的排放量肯定要比顺畅行驶状态下车辆排放量大得多。

  毛洪钧教授还介绍,雾霾形成的两大主因,第一个肯定是污染源的排放到一定水平,第二个就是特定的气象环境。而污染源里,机动车造成的污染占据了相当大比例,虽然目前各种研究都不一样,但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数值20%——40%左右。

  《2012年天津市环境状况公报》也显示,2012年全年环境质量达不到二级良好水平的天数为61天,而这其中,一个主要的污染源就是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专家认为,短期内,由于限购措施的出台,天津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以及环境污染状况都将会得到改善,不过,想要长久治理要看后续措施的执行状况,还有最关键的和他配套的手段措施能否跟得上。政府要为公众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出租、地铁、公交、购物、工作通行等都要方便,后续的就是行政管理的水平要提高。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孙涛教授指出,治理交通拥堵和改善大气质量,必须形成政府与市民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局面。比如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和公众推广宣传“绿色出行”的理念,这方面,大学和政府机关可以做出表率(由于围墙,高校和政府部门旁的道路最易拥堵)。

  “同时,在城市空间规划和小城镇及社区建设方面,确立以生活区和人口密度为中心的而不是以行政区为引领的建设管理思路,将一些公共服务资源和设施要素向中心城区之外转移。”孙涛认为,还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和城区间公共交通体系。

  孙涛指出,可以利用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整合现有资源,把天津市内滨海新区和京津城际间的轨道交通、公路交通、公交系统乃至出租车等运营管理进行“并联”,统筹考虑。借鉴吸收西欧、北欧典型城市的交通治理的经验。此外,由于市内道路和公路交通是造成拥堵和雾霾的重要原因,尽快开发清洁能源技术。

  孙涛还表示,天津出台的小客车限购限行等规定,感觉是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治堵防霾措施,短期内会有效果,但要“治本”,该措施带有过渡性,执行效果有待科学合理的基于公众参与的细则公布。(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