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天网”今年还将新建一批高清监控探头
数万“天眼”日夜紧盯保民安
4月2日,一名女子急匆匆赶到西湖公安分局南站派出所报警,称其6岁的女儿在南昌火车站附近走失,请民警帮助寻找。值班民警迅速调取周边“天网”摄像头回看,不到10分钟便在火车站南口地下通道内找到了走失的小女孩。
这样的安全感来自于南昌“天网工程”建设。近年来,我市将“天网工程”作为构建打击、防范、控制、服务一体化实战平台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初步覆盖城区重点路段、人员聚集场所、要害部门及治安复杂地区、安全事故易发地段的视频监控体系,为提升南昌治安防控体系、城市管理体系和道路交通管理体系的管理能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力点。
政府购买服务铺设“天网”
我市“天网”的历史要追溯到13年以前。2003年,南昌市政府出资500万元,在全市城区派出所建设治安监控探头,在出城口建设治安查报站,这成为“天网”建设的初级阶段。不过,由于当时的图像为模拟图像,技术不成熟,再加上一次性投资导致设备得不到及时维护,许多探头一两年之后就不能继续使用,初级阶段“天网”效果并不理想。
2009年,在不断总结前期建设经验和充分市场调研、方案论证的基础上,一个“购买服务”新理念被提出。“购买服务”即采用国内比较通行的做法,采取“电信建设、政府租用、公安使用”模式建设“天网”。同年,南昌市与电信部门开展视频监控建设项目合作,启动以新建、改建、扩建和整合社会面监控探头为主要内容的“天网工程”建设。南昌市天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购买服务”模式能够使“天网”得到及时维护,“我们按年租用电信设备,按照协议,如果探头出现故障,在一定时间内又得不到及时维修,使用方有权利拒缴一年的租用费用。”
截至2015年底,市财政7年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专门用于“天网工程”项目建设。现在,南昌市城区共设有高清探头6145个;整合包括交管、地铁、智慧城市、数字城管、体育场馆、医院等社会类监控探头5650个;新建区及南昌城区、进贤、安义县共建成、使用监控点2853个,其中高清探头2182个,标清探头671个。除因城市改建、道路开挖造成故障的探头以外,全市所有探头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在线率达到98%,全省排行第一。
高清探头遍布全市各大重要场所
市天网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治安监控常用两种摄像头,一种是球型摄像头,通常称为“球机”,适用于全方位监控;另一种是枪型摄像头,通常称为“枪机”,适用于固定方位监控。一旦遭遇突发情况,还能人工干预全方位跟踪目标。公安机关根据两种摄像头的不同特点择地安装,而城市干道、火车站、汽车站、大型桥梁等人流密集地区,则同时安装两种探头,以形成立体监控网络。
2013年年初,在侦查当时轰动全国的5岁男童八一广场失踪案件时,“天网”便成了主力军。南昌警方经过调取400多个监控探头共500多个小时视频资料,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人流中搜寻并全程还原了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后5个多小时的活动轨迹。7天后,警方在福建南平将被拐男孩解救出来,同时将拐骗小男孩的犯罪嫌疑人万某抓获。
“现在的高清探头分辨率非常高,范围内的所有动态一目了然。”市天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南昌市城区所有的监控点均采用高清摄像头,镜头放大,百米外招生广告的电话号码清清楚楚;镜头放慢,能准确无误抓拍到高速行进中的车辆车牌号;镜头转动,360度的视角无盲点全覆盖地面。今年,我市还将布建一定数量的智能摄像机,具备自动报警、车牌自动比对、人脸识别、智能化处理等功能。
把银行、公共场所等社会探头纳入“天网”统一监控
“上万个探头就是上万名警察,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全天站岗,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市天网办负责人坦言,尽管如此,群众对“天网”不够密、探头不够多的抱怨仍时有存在。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南昌的监控点位还是太少,有的探头设置还不是很科学、合理,还有不少盲区,与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也有距离。
“‘天网工程’建设是构建信息化防控体系的迫切需要,是备受群众关注的平安工程和民生工程,更是提升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必要手段。”市天网办负责人介绍,为实现城市里大街小巷监控探头随处可见,县区中村镇社区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今年,我市将加大对“天网”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新建“天网”监控探头7000个,力争完成10000个。市本级确保新建4000个,力争完成6000个。县区确保新建3000个,力争完成4000个。新建的“天网”监控探头将于今年8月底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我市计划将“天网工程”建设纳入城市规划范畴,与城市建设同规划、同发展。并将加快对全市监控系统的联网整合,把银行、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大量自主建设的社会监控探头接入到“天网”,构建一套统一连接全市视频监控系统的共享管理平台,实现视频资源共享和视频信息增值应用,最终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多级监控联网管理体系,为“平安南昌”、“智慧南昌”建设添砖加瓦。(邓维 成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