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党员夫妻捐献遗体:来自人民 还于人民(图)

29.09.2014  22:14

  ■ 戚国埏陈慧玲夫妇在上网看新闻 左妍 摄

  重阳节临近,80多岁的戚国埏和老伴陈慧玲家中,不时有人前来探望。两人均是老共产党员,一生坎坷,曾遭遇失独的悲痛,人到晚年又被疾病困扰。然而,命运的不公并没有让两人怨恨,两鬓斑白、相濡以沫的他们更是做出了郑重的决定:“捐献遗体和全部财产,以此回报社会,尽一份特殊的党员职责。

  回忆一生 坎坷多难

  昨天,记者来到两人位于东余杭路的家中。83岁的戚国埏老人因喉癌已作全喉切除手术,只能靠食管发出微弱声音,因说话困难,他在平板电脑上写字和他人交流。85岁的陈慧玲不久前刚摔断肋骨,如今尚在恢复中。

  二老每天都要看书、读报、上网,晚年生活平静而充实,但年轻时却十分坎坷。上海解放前,17岁的戚国埏曾受命协助另一位同学保护毛泽东的画像,他和同学将画像藏在某国民党军官的住宅内,并协同一位画家完成了毛泽东和朱德的巨幅画像。“苏州河桥一通,我们就把画像送到当时的麦伦中学,完成了党交与的任务。

  1948年,上海爆发“舞潮案”,陈慧玲作为当时抗议活动的组织者之一,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被打成重伤。她在红十字慈善医院接受治疗,得到地下党组织的帮助。“舞潮案”后,她重回课堂,多次参与学生进步运动,受到地下党组织的关注,并入了党。不久,就迎来了上海解放和新中国成立。

  中年失独 打击沉重

  1952年,戚国埏和陈慧玲在提篮桥区的民主改革运动中相识。陈慧玲是区委民改办秘书组负责人,戚国埏是民改工作队的小队长。两人因工作时有联系,相互渐生好感。2年后,他们结婚,次年生育一子。

  然而,命运作弄人。1958年,陈慧玲被打成右派,戚国埏也受到牵连。1975年,两人的独子又因为工厂铝粉车间发生粉尘爆燃,为救火而牺牲了年仅20岁的生命。

  陈慧玲回忆道,当时车间里还有一个小伙子,烧伤面积达97%,因疼痛而产生绝望的念头。她忍受着失独的悲痛,还要强打精神去医院看望小伙子,鼓励他坚强地活下去。小伙子活了下来,一直将二老当父母对待。

  戚国埏和陈慧玲身体都不好。2000年,陈慧玲做过心脏手术;戚国埏2001年罹患喉癌,做了全喉切除。两人经历了这么多苦难,又纷纷到“鬼门关”走过一遭,如今早已看开一切。

  患难与共 心怀感恩

  陈慧玲说,自己的命是党救的,那个特殊的年代,却没能好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是人生的一大遗憾。2001年,两人相约签署遗体捐献协议。近日,两人又写下遗嘱并公证,把价值数百万元的房产、屋内物品以及毕生存款都捐赠给市老年基金会虹口分会处理,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说起捐遗体和财产的事,两人并不觉得有多“伟大”。事实上,退休后,二老做的还有很多。唐山里居委会负责人姚晓华说,每年高温、春节前后,夫妻俩都会出钱,委托居委会给社区里的保安、保洁员买降温用品、饮料和年货。小区里开展捐款、帮困、助学活动,他们一次没缺席。

  6年前,夫妻俩和部分离休干部一起筹款36.2万元,在云南援建了希望小学,帮助数百名贫困儿童圆了上学梦。除每年定期汇款奖励、补助困难学生外,他们还准备分别认领一名困难又品学兼优的儿童,资助其到大学毕业。

  戚国埏和陈慧玲所做的一切,他们自己很少提及,甚至多次婉拒采访。“其实,我们只是做了普通的事,不足挂齿。”陈慧玲说,而一旁的戚国埏则写下刚劲有力的八个字:“来自人民,还于人民”。(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