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崛起节能环保产业 混改路径促行业整合

31.08.2015  14:29
原标题:央企崛起节能环保产业 混改路径促行业整合

央企接连换帅铺路改革 新一轮改革已箭在弦上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指出,8月28日,中体产业集团董事葛峰因工作变动递交书面辞职报告。同日,五矿发展总经理刘雷云因工作变动请辞,刘青春将任总经理一职。亦在28日,招商局地产董事会决定免去贺建亚担任的公司总经理职务,授权公司董事长孙承铭代为行使公司总经理职权。

研判与建议: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已有21家央企“一把手”调整,涉及能源、电力、汽车、通信等领域。其中,本企业内部调整11人,跨企业调整4人,跨界调整3人。

央企高管的人事变动频繁,多家央企完成了将帅的新老交替。舆论认为,如此密集的高层人事变动或预示着央企新一轮改革已箭在弦上。

结合此前已换帅的石油、汽车央企的舆情特点来看,媒体较为关注新帅上任后的央企动态,比如经营管理及改革方向的调整、党风廉政建设等。特别是此前出现过亏损、腐败舆情的央企,业绩、整改的发展将备受舆论关注,也正因如此,换帅成了这部分央企重塑企业形象的契机。

央企崛起节能环保产业 混改路径促行业整合

8月27日,《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称,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简称中国节能)申请建设的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及地下水修复工程技术中心”,该中心是国内第一家与土壤修复相关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在专业领域和地域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文章还指出,除了中国节能这家主打环保的央企外,像中冶集团这样传统做冶金建设处理的央企也将触角探进了环保产业。

研判与建议: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舆论关注产业发展前景之余,也密切关注相关企业的动态和变革。《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这块巨大的蛋糕不仅吸引了民资与外资的参与,也有越来越多央企打算涉足该领域。”环保专家、中国环境报社长杨明森说,资金雄厚及资源丰富的国有资本加速进入环保行业,将在资源及资金两个角度推高行业门槛。同时,国有高科技的专业大型企业进入环保领域,也大大提升了全行业的技术水平,缩短了中国环保技术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吉平认为,中国环保行业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也不够成熟,造成了环保行业规模小、分散化的局面。这块市场需要足够大的资金和尖端技术引领,央企队伍的出现可能令行业集中度增加。

资金雄厚的央企被媒体寄予厚望,这将为中国节能等企业营造宣传契机。然而,相关宣传或建立在环境破坏的基础上进行传播,或传播新技术、新项目等信息,都将让环保与公众生活质量的矛盾更加凸显。同时,从事高污染行业的企业亦可能受到波及。

环保舆情的多发,与企业社会责任感、环保产业发展等因素均有关系。鉴于此,央企可利用环保产业发展的时机,加强专业领域的科普工作。一方面,企业的积极宣传可在相当程度上消除误读和误解,降低舆情风险;另一方面,这也可进一步宣传相关业务和项目。

天津爆炸后各省上报千余化工企业搬迁改造计划

8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工信部作为工业行业的主管部门,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四方面工作:完善行业管理体系,优化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加大节水减污的力度,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完善支持政策,积极推动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

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天津事故发生以后各省报来了需要搬迁改造的具体项目计划,“经初步汇总,全国有接近一千多个化工企业需要搬迁改造,总的搬迁费用大概到4000亿元”。苗圩表示,“有些可以通过级差地租,退二进三解决一部分,地方政府、企业解决一部分,中央政府也给一点必要的支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给一点必要的支持,推动搬迁改造彻底解决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减少排放。

研判与建议:

从舆论反馈角度来看,媒体均客观转载了上述信息;网民则出现负面意见。在新闻跟帖中,网民对企业污染、搬迁费用、(历史)违规建设等问题较为敏感。具体来看,有网民认为搬迁要特别注意与居民区的距离;有网民认为搬迁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主要还是高危企业的改造、升级,提升安全和环保能力,以在根源上解决隐患;有网民质疑“当初选址是谁定的?

目前,相关舆情并非仅仅出现在天津,已呈现多地蔓延的趋势。从表象上看,公众对安全、环保的强烈诉求,将引导媒体继续关注化工企业搬迁问题,而相关报道的切入角度也多以保障民生为主基调。然而,更深层原因则是企业面对选址矛盾的历史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应对策略也显得较为乏力,给批评声音留下生存空间,但这并非单方面原因所致。因此,广大央企需要与地方政府联合应对相关舆情,重视居民诉求,提升科普工作并消除误解、误读;搬迁过程中,企业还需格外注意化学品的泄漏、遗漏等问题,避免扩大舆情的影响广度。

中粮控股主业油籽加工业绩连续下滑引舆论关注

8月27日,《北京商报》报道称,继2014年度业绩首次出现亏损以后,在港上市的中粮集团旗下大型粮油生产企业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控股”)上半年业绩继续亏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油籽加工业绩下滑近三成,延续了去年的下滑态势,也拖累了公司的整体业绩。

报告显示,中粮控股在上半年总营收为392亿港元,较去年同比下降12.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6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2%。另外,从中粮控股的六大业务板块来看,业绩占总营收比例近50%的油籽加工业务营收下降28.8%。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中粮控股在报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市场波动及行业供过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公开资料显示,中粮控股2014年全年业绩亏损也因油籽加工业务的不合格表现,公司在2014年年报中表示,油籽加工业务经历了最困难时期,下游需求疲弱。

研判与建议:

目前,财经媒体为上述信息的核心传播渠道,网易财经、凤凰财经、新华网等媒体积极进行了传播。核心舆论观点主要出自《北京商报》的报道,未见其他相关评论。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指出,中粮控股主营的油籽加工业务连续亏损,主要是因为经营模式老化,以及在市场上品牌竞争力的下滑所导致的。舆论认为,作为国营企业,中粮控股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公司业绩下滑是必然的,如果不能改变运营模式,未来还将面临更大的困境。《北京商报》表示,中粮控股应通过混改的形式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销售策略以及渠道的改变来散发新的活力。

综合来看,舆论将中粮控股亏损结合其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则是管理模式亟需优化更新,意在指向中粮控股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已处于落后位置。朱丹蓬一语中的地指出,“中粮控股如今的经营模式和销售团队的思路都没有跟上潮流”。这种舆论导向为中粮后期的改革、调整等方面,提供了传播新闻点和舆论基础,也将成为媒体关注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从传播方式来看,无论是《北京商报》,还是网易财经等财经媒体,均以“中粮控股风光不再”为主题,渲染亏损带给公司和集团的负面影响。往往在央企亏损之时,影响业绩的外部环境容易被舆论忽略,从而刻意放大经营管理方面的弊端,对企业形象形成不利的影响。对此,广大央企一方面可以加大管理创新、改革等方面信息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可以策划其他正面话题的宣传,以此消散舆论的关注热情,降低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