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文章:央企高管降薪别让职工当“陪葬品”

24.11.2014  13:35

  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将于2015年年初开始实施,改革首批将涉及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以及金融、铁路行业在内的72家央企。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11月23日《南方都市报》)

  目前,央企主要负责人的薪酬是职工薪酬的12倍左右。其中,国资委监管央企高管平均年薪在60万到70万元之间,而非国资委监管金融类央企高管薪酬则普遍在百万元以上。这就人为地拉大了基层职工和高管之间的差距,按照国际惯例和具体国情来看,央企高管和员工平均工资的比例在5-7倍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这次央企高管降薪虽然和国际接轨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总体来看还说得过去。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央企负责人既赚大钱,又做大官,可谓是富与贵兼得。有些高管的薪酬与其经营业绩根本不相符,甚至是在企业出现巨亏时不降反升。这明显违背了央企的国有资产定位原则,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明显是跑偏了,必须大力纠正。这次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遵循了市场化的根本原则,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职工流血汗,哪来高管钱如山?央企高管只是“管家”而已,凭什么拿如此离谱的高薪呢?央企职工的工资由高管决定,而高管的工资,职工却没有发言权,真是癞蛤蟆装鞍子——奇(骑)怪啦!央企高管名义上没有行政级别,实际上却享受部级、副部级、司局级等央企里“特有”的级别。他们干好拿高薪,干不好拍拍屁股走人。天下竟有这种掉馅饼的好事,真是不可思议,岂有此理!

  如今,央企高管降薪了,职工难免会担心自己的薪酬会下降,这样的忧虑不是多余的。央企高管自己降薪了就会让普通职工当“陪葬品”。这明显是把好经念歪了,这次央企负责人降薪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缩小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怎么能把职工列入降薪对象呢?这次涉及降薪的也只能是央企各级高管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总部的职工,他们的薪酬比基层职工高出一大截,明显不合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次央企负责人降薪势必会减少普通职工的“灰色福利”收入。理发只要2块钱,食堂吃饭只要1块钱,集体宿舍每月只花100元,平价幼儿园,与多家名牌小学有“共建合作协议”,职工子弟有定向招聘的名额等好事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央企普职工的工资非但不能下降反而应该上涨。大家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