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新闻关注南昌试点生态补偿

29.07.2015  11:16

  7月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以《江西试点生态补偿机制》为题,以南昌为主,对江西省试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做法、成效进行了报道。

  报道中提到,江西省在全国先行试点生态补偿机制,用制度创新破解生态建设难题,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提高了农民收益,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大大推进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

  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招贤村就是一个在生态补偿机制引导下,从养猪村变成苗木村的典型。村支书李文华在接受采访时说,招贤村以前养猪,污染很严重,政府设立生态保护专项基金,投入生态补偿资金,鼓励农民退出生猪产业,发展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湾里区副区长王反金说,湾里区财政5年来在生态保护补偿方面投入的经费高达4亿多元。正是政府大力引导,湾里区原先大部分养猪户变成了果蔬、花卉苗木种植户,养猪村变成了苗木村。村民李国平说,今年桂花树、樱花树销量特别好,都是卖到周边城市搞街道绿化,一年下来的纯收入可以达到20万元,比原先养猪高出一倍。

  报道中提到,南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整合优化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助资金支持生态补偿,以保护鄱阳湖水质、提升空气质量。大象湖公共景区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大民生工程项目,政府征收沿湖渔民的鱼塘后,给每户渔民发放巨额生态补偿金。西湖区桃花镇渔业村颜洪海、青云谱区下饶村赵国平因此实现了身份的转换。颜洪海用政府发放的生态补偿金在家门口开了个烟酒批发店,月收入上万元;赵国平把鱼塘租给政府,一年的租金收入有4万多元。让颜洪海和赵国平高兴的是,现在家门口的环境变得更好了。

  报道在最后提到,江西省是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先行省份,近年来出台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各地严格按定位发展,制止超越自身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追求经济增长的冲动;限制开发耕地面积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农产品主产区,禁止开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重要湿地。江西省每年还投入十多亿元生态补偿资金保护鄱阳湖和五条主要河流,连续6次提高森林生态补贴标准。江西省副省长郑为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江西省的这些探索实践为全国提供了良好示范,下一步江西省将加大水流域上下游补偿力度,把上下游的利益机制建立起来,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提高上游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谢劲草 记者 吴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