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同时降息和定向降准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28.06.2015  11:15

   货币政策双管齐下稳增长调结构降成本——解读央行同时出台降息和定向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27日宣布,从28日起降息并定向降准。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了促进稳增长、调结构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总量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并举

  为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政策之一的货币政策,自2014年以来频频出手,降息、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定向降准轮番上阵,但这次调整与以往不同。

  “人民银行改变了以往交替运用数量型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和价格型工具(基准利率)的操作方式,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同步运用,体现了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的充分权衡。”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说。

  在中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之时,稳增长是当务之急;而结构问题是中国经济心腹大患,调结构不能松懈。降息+定向降准,实际上是总量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并举。

  陆磊解释说,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意味着总量性宏观调控,而定向降准则专门面向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致力于结构优化。

  “货币政策打破了过去的常规操作模式,双管齐下方式创新,力度较大,传递出鲜明的信号。”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这次货币政策操作是对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积极应对,既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又不采取强刺激和大放水的办法。

   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这对我们小微企业是双重利好。”武汉宝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林安说,现在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实际融资成本居高难下,降息对降低融资成本直截了当;定向降准鼓励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希望能够尽快落实。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仍然具有较强的导向和信号作用,进一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可望继续引导实际贷款利率下行。

  当前物价水平持续走低,为降息提供了空间。5月CPI同比上涨1.2%,特别是PPI同比下降4.6%处于历史低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PPI为负值,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不降反升,特别是“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央行举措意在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没有采取全面降准的办法。对此,央行有关负责人解释说,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上较为充裕,并不需要普遍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提供流动性。

  对于百姓而言,降息意味着存款利息下降,但住房按揭贷款利息也会下降。一年期存款1万元,利息比此前减少25元;100万元房贷按20年等额本息还款计算,每月还款减少141.35元,总利息减少3.3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