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松门山岛发现6头死亡江豚
上周,一则由志愿者发布的关于5头江豚死亡的微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实上,近几年,江豚死亡事件接连出现,到底什么原因使这个濒危物种生存越来越难?专家呼吁,应尽快组建专业江豚保护机构和救助团队,给江豚留下可长久生存繁衍的生存空间。
松门山岛发现6头死亡江豚
4月初,志愿者余先生一行4人,在鄱阳湖松门山岛水域意外发现5头死亡江豚。余先生在微博上配发了多张死亡江豚的照片。死亡江豚的表皮已经腐烂,有的已露出骨骼。
余先生说,4月3日9时30分看到第1头死亡江豚,到16时许,共发现5头死亡江豚。死亡江豚静静地躺在沙滩上或水中,由于已经腐烂,所以看不到其标志性的“微笑”。
“看着死亡的江豚,我们呼吁保护母亲湖,还江豚一个安静、祥和的环境。”此条微博经大量转发后,永修县渔政局随即与余先生取得联系,并于8日上午,该局副局长黄锦生带队,前往实地进行调查。
黄锦生介绍,他们沿湖岸线细细搜寻数小时,共发现6头死亡江豚,身体最长的有140厘米,最短的有100厘米,两头为公江豚、1头为母江豚。另3头江豚因尸体腐烂程度较高,无法辨明性别。6头江豚死亡时间较长,死亡原因尚不清楚,工作人员已将6头死亡江豚就地掩埋处理。
有江豚死亡时间一年以上
为掌握相关情况,上周末,永修县渔政局召集部分松门山岛渔民,了解江豚死亡原因。由于时间相对久远,渔政人员很难判断6头江豚的具体死亡原因和时间,还需要专业的水生专家进行调查分析。
据介绍,水上运输、污染物排放、过度采砂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等,是导致江豚死亡的几大“杀手”。记者了解到,若大功率船只多,水上交通运输产生的噪音对江豚声呐系统影响很大,严重时会误导它们撞船而亡或被螺旋桨打伤致死。另外,江豚有顺水追鱼捕食的习性,鄱阳湖水位上涨时,有的江豚可能误入草洲搁浅后死亡。
“我个人认为,这些江豚存在生老病死等自然死亡的可能。不过,这里是鄱阳湖航道,不排除江豚被过往船只螺旋桨击打受伤致死的可能。”渔政人员说,在松门山水域,一次性发现6头已死亡的江豚,确实令人震惊。据分析,江豚死亡发现地,不一定是江豚死亡的地方。
据介绍,松门山岛是鄱阳湖中40多个岛屿中较大的一个,隶属永修县吴城镇,离都昌很近。以松门山为界,鄱阳湖分成南北两湖,南宽北窄,形似一只巨大的葫芦。
“此处离省级江豚保护区龙口保护区不远,在别处死亡的江豚,有可能被风浪冲到松门山。”渔政人员解释,岸上4头死亡江豚已高度腐烂,说明其死亡时水位较高,漂到松门山时,遇到枯水期退水,以致尸骨搁置在岸上,可见死亡时间至少在去年枯水期之前。
应组建专业江豚保护救助团队
2012年3月以来,我省鄱阳湖、赣江先后发现多头江豚死亡。这些江豚多在干涸的湖汊内被发现,曾有检验结果显示其中4头江豚是饿死的。
江西师大蓝天环保社多年来致力于鄱阳湖江豚和渔民生存状态的研究。该社团志愿者告诉记者,当地渔民知道江豚利用价值不高,一般不会刻意捕杀。但渔民对江豚的保护意识淡薄,令人担忧。
“部分渔民发现受伤的江豚,可能置之不理,也不懂如何给江豚疗伤,只有少数渔民发现江豚受伤死亡后会给乡政府打电话。”志愿者介绍。
“江豚意外受伤或被困后,如果渔民及时救治并上报,江豚或有治愈的希望。怕就怕知情者对其不闻不问。”专家说,近年来,省渔政部门救助了数十头江豚,它们要么因为搁浅饿得奄奄一息,要么遭货船螺旋桨重创。
“应建立鄱阳湖江豚保护网络体系,对重点湖区进行监测,提高湖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保护行动,组建江豚保护志愿者队伍,形成政府+科学家+社区群众的综合保护体系。”鄱阳湖生态研究专家说,应组建专业江豚保护机构和救助团队,给江豚留下可长久生存繁衍的生存空间。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