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23.02.2016  09:04

  近年来,奉新县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科学谋划,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并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六个三”:

  实行“三个坚持”,高位推动促均衡。一是坚持一年一度教育工作县长专题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教育工作,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难题,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一年一个教育重大工程建设。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奉新五小、特殊教育学校新建,上富初中、罗市初中整体搬迁和奉新四中筹建等工程。三是坚持一校一名县领导挂点联系制度。每名县领导挂点一所学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

  力促“三个强化”,夯实基础促均衡。一是强化经费投入。该县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单独列项,确保了“三个增长”。二是强化校园建设。近年来,投入近5亿元,实施校建项目近700个,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学前教育等学校工程项目,实现教育资源的扩容提质。三是强化装备升级。新装备和更新计算机网络教室29个、添置计算机1240台、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357套,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  ,村小和教学点“班班通”覆盖率达70%;投入630万元,配备图书及体美音教学仪器,学校硬件全面提档升级。

  建立“三大机制”,优化师资促均衡。一是建立教师补充机制。近三年,共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322人,超过自然减员数  55人。2013年来,定向师范生直接投向教学点,在乡村教师生活补贴全员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使农村学校教师“进得去,留得住”。二是建立师德引领机制。开展“师德师风示范校”、“师德标兵”评选表彰工作,注重发现先进人物和身边模范,涌现出在山旮旯坚守35年的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全省首批“岗位学雷锋标兵”、“全省龚全珍式的好干部”支月英。通过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引导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凝聚正能量。三是建立师能提升机制。成立奉新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创新开展以“新聘教师学生化、专家团队本土化、帮扶共建一体化、教育理念前沿化、培训内容菜单化”为内容的“五化培训”,着力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水平,并连续6次被评为“国培计划”江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优秀组织单位”。

  深化“三项建设”,提升内涵促均衡。一是深化立德树人建设。扎实开展“法律进校园”  、“廉政文化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增强广大师生法制观念。全县教育系统聘请法律顾问4人,法制副校长36人,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责任与义务,打造“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保证全方位育人工作的有效实施。二是深化高效课堂建设。每年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农村中小学开展“手拉手、送教下乡”等活动,探索和完善了“1+N”小学联片教研模式(每个教研片区包括1所县城小学、1个平原乡镇、2个偏远乡镇的小学及若干教学点),有效推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是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校园”创建活动,打破“千校一面”的办校格局,努力做到“一校一亮点、一校一品牌”。各校积极开发乡土教材、校本教材18套59册,建立起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奉新五小、冯川二小分别被评为省、市“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紧扣“三项改革”,创新发展促均衡。一是改革招生制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划片”招生政策,依法依章“阳光”招生,消灭了“择校”现象,有力维护和促进了教育公平。改革中考招生制度,均衡生录取比例从30%逐步提高到70%,有力促进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二是实施教师交流轮岗。出台《奉新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办法》,从城乡间、乡镇内等多个层次积极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变教师由“学校人”为“系统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趋于制度化、常态化。三是改革学校考核体系。逐步完善了《奉新县学校综合评估实施意见》、《学校教学效益评估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学校从“重分数”向“重素质”、从“办学校”向“办教育”转变,奉新二中、奉新四小和赤田初中、冯川三小分别被评为省、市“素质教育示范校”。

  关注“三大群体”,保障公平促均衡。一是随迁子女不歧视。按照“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做到应收尽收,  “低门槛”入学,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二是残障孩子不放弃。投资1000余万元高标准建有一所特教学校,并建立了随班就读保障体系,“三残儿童”入学实现了“零拒绝、全覆盖”。三是贫困学生不失学。全面落实教育民生,积极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扶贫助学活动,确保全县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