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年人,自称“宝宝”又何妨?

02.06.2017  11:10

    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如今小学生都去过情人节了,中学生都去过光棍节了,只剩下一群高中生、大学生和二货青年整天吵吵嚷嚷着过儿童节。”这个段子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群体之间在思想观念上产生了某些交叉与转变。至少从我的观察来看,周围的人对儿童节确实越来越热衷,他们在六一当天发的朋友圈也几乎都与儿童节有关,不少“超龄儿童”呐喊着“宝宝今天不想工作,只想玩!”甚至一些长辈也“掺和”进来,分享自己的儿童节经历,让人颇感温馨。

  但是也有人认为,青年人已经算是大人了,就应该有大人的样子,他们适合去过青年节。成天把“宝宝”挂在嘴边,跟个小孩子一样,成何体统?

  我理解这种想法,毕竟从大的层面讲,青年人承担着建设祖国与照顾家庭的重任,他们应该具有能够匹配这种重任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是自称“宝宝”总让人觉得与所谓的“强大精神力量”沾不上边,反而与“不成熟”挂上了钩。很多人觉得这个称呼只适合孩子以及家长使用,青年人用“宝宝”自称多少有点掉底子。何况青年人至少该有一股向上的精气神,用“宝宝”自称,是不是一种害怕挫折、不敢接受挑战的颓废表现?

  这种担忧有道理,但是请不要忽视了,青年人中有很多其实就是刚成年不久的年轻人。虽然责任重大,但他们大多数现在毕竟还是学生身份,还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的社会角色还没有转型成功,不能完全用大人的思想观念行事,大人们也不能完全用大人的准则来要求他们。何况就算自称“宝宝”,也不能代表他们没有长大,更不能代表他们颓废了。其实,当他们在欢度六一、自称“宝宝”的时候,他们何尝又不是在努力工作以及拼命学习呢?

  青年人喜欢自称“宝宝”,正是他们已经长大、已经逐渐成熟的有力证明。毕竟就算是小孩子,恐怕对这个称号也羞于说出口吧。但是青年人既然能够毫无心理负担地自称“宝宝”,不就说明他们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宝宝了吗?如今未成年人喜欢“装成熟”,青年人喜欢“装嫩”,这多少体现了他们内心中的某些愿望。由于对孩童以及青少年时期或多或少有些怀念,所以用“宝宝”自称。这或许就是青年人自身角色逐渐在转型的标志。一句“宝宝”何尝又不是在“自嘲”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应该更加努力的生动信号呢?

  任何节日都并非只能是某个固定群体的专属,我想儿童节设立的目的绝不仅仅只是让儿童们在这一天能够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吧,更应该是想要让整个社会对儿童们的权益更加重视,保护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既然这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节日,那么整个社会的群体包括青年人理当加入进来。青年人是曾经的儿童,未来或现在儿童的家长,他们是保护儿童的中坚力量,没有任何理由把他们排除在儿童节之外。

  虽然每个人都可以用“我”自称,但这个字毕竟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无法给人任何的积极暗示。自称“宝宝”虽然有“装嫩”嫌疑,但比“装嫩”意义更重大的,恐怕还是提醒自己心态要永远年轻,要像“宝宝”一样活泼、善良、有好奇心。

  在“丧文化”到处弥漫的社会语境下,一句“宝宝”可能略显幼稚,但却是对“丧文化”的有力反抗。我们要看到的是,青年人在自称“宝宝”的同时,他们也正坚定地走在奋斗的路上,为梦想挥洒着无尽的汗水。

  文/柯劲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