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实奋进展实力 南昌前三季经济运行综述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突破2000亿元;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继续保持中部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省内第一
今年,“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十六字”方针吹响了我省开拓奋进发展的集结号角。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在新的起点上以中国梦为引领,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面对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南昌如何在“打造核心增长极”和“昌九一体化建设”的命题考卷中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真支持、真给力、真拼命”,这成为了南昌朝着“打造核心增长极”目标披荆斩棘坚实奋进的真实写照。而这股“真勇气”化成“真动力”,变成“真行动”,终于不负“真心人”,以“真成绩”凝聚成累累硕果,成就了南昌今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的“真实力”。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主要指标争先进位
今年以来,面对依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市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进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坚定不移实施聚焦战略,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取得了积极成效。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28.38亿元,同比增长10.7%;全市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8.52亿元,同比增长22.4%,比全省增幅高2.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800亿元。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海关出口总额等五大指标总量全部超过2011年全年。
其中,GDP、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海关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八大指标占全省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3、0.2、0.6、0.8、0.4、0.2、0.5、0.7个百分点。
从全国增速排位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位居前列,全国排位第4。与去年相比,两项指标增速排位前移,分别是:实际利用外资前进2位;经融机构存款余额前进7位。
从中部增速排位来看,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延续去年高速增长态势,增速继续保持中部第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等三项指标同比排位分别前移2位、1位、2位。
从全省增速排位来看,前三季度,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省内第一。其中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海关出口总值等五项指标在全省排位同比分别前移3、6、1、2、3位。
“从我市主要指标发展看,增速快于全国全省,经济先行指标进一步加速、微观主题信心增强、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强化,内在动力在增强,积蓄的能量在释放,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比较稳固。”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一段时间,我市市场区位优势、要素保障优势和自身软环境改善形成的承接产业转移竞争优势将持续发挥作用,特别是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核心增长极及推进昌九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双核”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政策支持,将使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载体效应和城乡建设的积极效应持续释放,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任然较多,全年经济稳中向好趋势仍将保持。
实体经济稳步壮大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现在的南昌,尽管寒风阵阵,但步入其间,处处却能感受到奋进、跨越、赶超的热烈气息。一批批重大城建项目建设的热火朝天,高耸的塔吊、轰鸣的机器,无一不昭示出“区域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资源聚焦”带来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真力量”。
今年1-9月,全市共有在建计划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354个,累计完成投资381.09亿元,同比增长17.2%。南昌华南城、南昌轨道一号线工程、南昌朝阳大桥工程等三个项目前9个月完成投资均超10亿元。此外,西客站北广场工程、供电公司调度通信大楼、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中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项目、江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锅炉、压力容器、环保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127个项目完成投资超亿元,各项重大项目均顺利推进。
针对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资金紧张、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我市不断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及商贸流通企业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落实各项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仅如此,我市还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各项政策,鼓励有市场、效益好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力促工业稳定发展。
完善财政、金融、税收等各项政策,鼓励有市场、效益好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力促工业稳定发展。
截至8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26家,同比增加37家。1-9月,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企业959家,同比增加93家;资质以内建筑企业455家,同比增加53家。全市工业施工项目2764个,同比增加428个,竣工投产项目2031个,同比增加576个。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竣工项目的投产,我市还将有一批新的企业陆续进入“上规模“企业行列。
经济结构持续改善
内涵式投资大幅增长
随着我市工业战线坚持不懈的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主攻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南昌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今年1-9月,全市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75.20亿元,同比增长14.3%,比全市增速高1.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5%,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的文化产业投资呈现快速发展态势。1-9月,全市文化产业完成投资187.33亿元,同比增长36.2%,高于固定资产平均增速14.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7%,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城市的内涵发展不断升级,迸发勃勃生机。
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财政收入,也显示出我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9月,全市税收收入完成381.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91%,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83.3%,税收收入比重连续9个月在全省排位保持第一,比全省平均水平分高出8.7和11.1个百分点。
企业家信心不断攀升
先进指标不断向好
企业家就像是经济的心脏,而企业家信心就是这一“经济心脏”的活力。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和更大的改革权、试验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切实增强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并建立了快速决策协调机制,加快了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出台扶持县域经济发展20条政策。同时,我市还成立了市重大重点工程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产业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加快建设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今年三季度全市241家工业企业景气调查样本汇总显示:三季度全市工业企业综合景气指数为142.1点,比上半年上升2.2点,企业家综合信心指数为141.4点,比上半年上升5.8点。企业家对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多数企业经营呈现向好趋势,南昌的经济“心脏”动力十足。
与此同时,南昌的先进指标向好趋势明显:
用电量显著增加。1-9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为113.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较一季度及上半年提高9.8和4.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9.7%,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0.8、1.0个百分点。
全社会公路货运量、水路货运量及水路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6.7%、6.8%和25.9%,比上半年分别提高0.7、3.8、12.9个百分点;航空旅客吞吐量521.51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增幅位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8.4%,同比提高29.5个百分点。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分别增加29.4%和26.7%。
金融市场平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651.20亿元,比年初增长16.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61.10亿元,比年初增长11.2%。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318.79亿元,比年初增长11.3%。
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
需做好预警工作
尽管取得的都是“真成绩”,但市统计局的经济分析显示,目前南昌经济运行环境依然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局面,全球经济增长下行风险依然较大,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部分行业运行波动较大,光伏产业尽管在中欧协议签订后迎来复兴曙光,但仍处于艰难调整期。铜加工行业下半年转入需求淡季,市场竞争激烈,铜价严重下跌,企业整体收到了较大冲击。此外,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影响,我市外向型企业的产品出口增长仍然面临较大变数;而内需企业由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社保缴费基数不断提高,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全市工业企业的营利空间不断缩减。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状况,在密切关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趋势的同时,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分析研究,做好对经济运行的检测和预警工作,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城市,对省内其它地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小南昌”的区域现状必然不能满足“大南昌”的发展需求,应该进一步深化与周边城市合作,实现多领域“抱团发展”。同时,将昌九一体化与打造核心增长极紧密结合,加快临时经济区建设,共同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加强分工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助推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
赣鄱大地天高阔,雄鹰展翼任翱翔。我们期待,南昌经济发展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抒写出更加催人奋进的新篇章!(来源:天圆网 记者 曲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