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奎勒河镇政府的公信力就值25万?

13.08.2014  11:21

  “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这句经典唱词,居然在地处大兴安岭深处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奎勒河镇,上演了真实一幕。从1998年到2006年,数不清有多少拨镇政府的人到徐瑞梅开的饭馆吃吃喝喝,无一例外都是“打白条”。这桩镇政府拖欠农民25.5万元饭费长达16年的“陈年旧账”还要拖多久?(8月12日人民网)

  欠账还钱天经地义,更何况是吃喝欠款,从1998年到2006年,8年吃喝打白条,奎勒河镇政府可谓是虱多不痒,账多不愁,大吃大喝暂且不说,居然拖欠饭费25万多元长达16年,不得不问问在此吃喝的该镇历届领导,到底是嘴吃油滑了才拖而不付,还是仗着公权故意透支政府公信力?

  即使在八项规定出台前对招待没有禁令,但作为镇政府也应在业务招待后及时支付就餐费用,其长期打白条不得不说其中定有蹊跷,是该项费用被挪作它用,还是损公肥私装进了自己口袋?政府财政支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既然是打白条,那该笔留置的款项如今在何处?如果是为了逃避财务审计监督,而加重政府的债务风险,实属不应该。

  一个镇政府8年吃喝款达25.5万元,平均每年3万多元,落到每月也有2000多元,不知道这些招待费都招待了谁?又有多少是为了招待而招待?每月2000多元的招待费对一个人口不多的镇来说,是否超出了额度?鉴于这些问题,在偿还这笔欠款的同时,不妨也查查这些招待费的合理性,应顺藤摸瓜全面查清白条背后是否还隐藏着假公济私等其他贪腐行为。

  近年来,时有媒体曝光有乡镇政府在前几年打白条吃喝的问题,乡镇政府吃喝欠账确实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有的地方就是在财政经费紧张,甚至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是打着白条,照吃照喝,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队伍形象。打白条一年又一年,吃喝一届又一届,如此一来,旧账未结又添新账,欠账越累越多,矛盾也就越陷越深。试想几年欠款就达25万,一拖就是16年,这事放在谁身上,谁也难以接受,镇政府的公信力还不因此而受到伤害。可以说,公款吃喝,祸患无穷。不知有多少的干部就是因为在小不见经传的吃吃喝喝中,让自己成为了温水中的青蛙,最终贪腐落马。

  由基层政府打白条吃喝,不难看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反“四风”为主题,狠刹浪费之风的现实意义。公款吃喝特别是赊账吃喝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时下,教育实践活动正进入整改落实阶段,作为奎勒河镇的党员领导干部,不妨就从整改吃喝打白条,落实欠账还钱做起,以此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风政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