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被指靠提价维护形象 香奈儿包60年涨超20倍

27.05.2014  16:18

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告别两位数增长,很多品牌对门店开设变得越来越保守。(记者 肖翊I摄)

文章导读: “当时完全就像是占地游戏……你只需要尽快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就可以赚钱,但是现在,蜜月期已经结束了,西方品牌在进军中国市场时,要迎合世界上最挑剔的消费者。”2014年5月15日,4A广告公司副总裁David Roth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是感慨。

中国奢侈品市场告别两位数增长时代

【产业·公司】奢侈品市场走向两极分化

顶级奢侈品延续“高姿态”,轻奢主打“性价比

当时完全就像是占地游戏……你只需要尽快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就可以赚钱,但是现在,蜜月期已经结束了,西方品牌在进军中国市场时,要迎合世界上最挑剔的消费者。”2014年5月15日,4A广告公司副总裁David Roth向《中国经济周刊》如是感慨。

David Roth服务过许多奢侈品牌,亲眼见证了中国奢侈品市场从零开始到成为全球最爱,再到如今让许多奢侈品大牌“爱恨交加”的历程。

腕表和男装销量下滑明显

根据贝恩咨询公司联合意大利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报告,2013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为2170亿欧元(约合184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双位数增长时代已成过去,由中国市场所带动的爆发性增长也不复存在。报告对201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预测时指出,中国大陆市场2%~4%的增速远远低于由于日元贬值导致消费回流的日本市场9%~11%的增速,甚至还不及香港、东南亚地区3%~5%的增速,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陷入寒潮。

截至2014年5月,各大奢侈品牌的年报和最新季报都已出炉,从财报来看,奢侈品巨头的日子的确很不好过。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拥有LV等众多品牌)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该集团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4%,包括红酒及果酒部门在内的营业收入下滑,使得LVMH集团在中国市场上的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同时厉峰集团(Richemont)等多个奢侈品公司也表示,将放缓在中国的扩张。

对于中国市场发生的变化,贝恩公司发布的《2013年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奢侈品市场中,腕表和男装销量下滑明显。一位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反腐倡廉对奢侈品馈赠风潮影响很大,去年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商场和饭店都有纪检监察人员检查购物卡和宴请消费,“从豪车到名表,从高档服饰到鱼翅海参,都有影响”。

此外,随着海外代购市场的发展,很多年轻的消费者不再局限于专卖店购买奢侈品。Cinderella是北京的一位白领,平时喜欢购买“入门级奢侈品”。她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谁还会去专卖店买包啊?除非是钱多没地花。我和身边的同事都是找朋友代购,一个包能便宜一两千块钱。”Cinderella笑着说,“说不定哪天我也去做奢侈品代购生意了。

虽然面临着种种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仍然是国际大小奢侈品公司追逐的对象。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上述奢侈品报告, 2013年中国奢侈品占全球市场的29%,远高于美国的22%和欧洲的21%。

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安宏宇(Yuval Atsmon)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中国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潜力还是远大于其他任何国家。中国也将成为全球奢侈品的最大需求引擎。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