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公交上逼小学生让座自称老师 校方:造谣

21.08.2015  22:25

  8月18日,合肥快1路公交车上,一名自称为“教师”的女乘客逼一位小学生让座,让座不成,竟然拉起男孩,直接坐在了孩子的书包上。学生到站要下车, 女乘客不还书包,还和男孩右手有残疾的大姨打了起来。

  此事发生后,不少乘客将图片和视频发到网上,引起网友一番热议。昨天记者联系了此次事件的几个当事人,力求还原事件的真相。

  乘客:此女子让人觉得很离谱

  乘客鲍女士回忆,这趟快1公交车是从滨湖开往老市府广场的。小男孩和其大姨上车较早,女乘客上车后,走到小男孩身边要求让座。男孩没反应过来,没站起来,那女子一把拉起男孩,拽到旁边去,一屁股坐在男孩的书包上,男孩和其大姨不知道为什么没出声。

  到卫岗站,学生要下车,想要回自己的书包,可该女子就是不给男孩书包,引起众怒。

  “她还让小男孩到身边来,训斥他‘在学校老师没教你要让座吗?’”当时小男孩就哭了。有些乘客实在看不下去,纷纷声讨女子。“好多人拍照、录像,讲那个女的,她却说‘我自己就是老师,你们拍吧’。”最后男孩大姨和那个女人发生肢体冲突,过程中孩子的书包被扔到窗外……

  鲍女士说,这女子看起来不像老弱病残,何况又是强行叫一个孩子让座,“实在让人觉得很离谱。”争吵当中,司机贾师傅只好将车停在路边,前来劝导。公交车也因此在站台停靠了很久,导致徽州大道由南向北路段车辆拥堵。

  记者根据乘客鲍女士提供的图片看,当事女子戴着墨镜和耳塞,身穿白色上衣,面对司机的劝阻,头扭到一边。被强迫让座的小学生看起来也就不到10岁,除了背着书包外, 手上还拎着一个大袋子。

  公交车司机:“墨镜女”和乘客打了起来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要来此趟公交车司机贾师傅的电话,拨打了多次后终于拨通。“我的电话都快成热线了。”面对记者的采访,贾师傅显得有些疲惫。

  40多岁的公交车司机贾师傅车龄20年,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见过形形色色的乘客,但像这样的‘让座’事件也是第一次碰到。

  “我一开始没听到后面发生什么事,开到卫岗时,男孩的大姨向我求助,说下不了车,孩子书包被人扣住了,我只好将车停在站牌边,前来劝导。

  那个女子看我来了,就要男孩到她身边去给她道歉,男孩有点怕她不敢去,我就在旁边打圆场,正是上班的时间,都赶时间,不是什么大事,把书包给他们算了。那女子不搭理我。一车人都在等着我开车,怎么办呢?我就到驾驶位去拿手机打110,在这过程中,不知怎么的,那个女子和乘客打了起来,一片混乱中,那女子应该是听说已经打110了,她也大哭起来。一些乘客不得不下车转乘。 “后来那女子下车要走,我就拦住她,毕竟警察马上就来了。她就推了我一把,就走了。

  贾师傅说,看到那女子走了,男孩的大姨说,没什么事,不想继续追究了,也就走了。

  贾师傅说,事情发生后,他接到多个媒体采访电话。“我的电话都成热线了。

  市教育局:“墨镜女”非六安路小学老师

  事情发生后,有合肥网友爆料该女子为合肥六安路小学教师,名叫王霏,父亲是六安路小学的教导主任王名春。

  昨天,记者联系合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知道该事件后就立刻联系六安路小学,要求核实相关情况。

  8月20日,六安路小学在网上发表声明:经核实,不管是本部还是分校,均没有叫王霏的老师,也没有叫王名春的教导主任,网络上“墨镜女”也不是本校教职员工,网络评论者属虚假捏造。如果再有造谣中伤我校、侵犯我校名誉者,我们将向公安机关报警,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请各位网友不要以讹传讹!

  “墨镜女”并非是网友所爆料的“为合肥六安路小学教师”。但是,她自称为“教师”,这一身份又是否属实?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女子虽然自称是老师,但是这种说法值得怀疑,也希望她的身份能够尽快查明。“合肥市有师德管理规范,如果真的是一名教师,将会按规定处理。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师德始终应该摆在第一位。”。

  ■及时语

  “墨镜女

  能为自己营造什么?

  快1公交车“墨镜女”表演的“让座事件”震惊合肥市民。

  如果“墨镜女”是个正常人,那么无论她是何种身份,此行为都不能与其相配。在孩子面前霸道逞强,完全不是一个成年人应该表现的丑恶行为。现在丑恶行为不但表现了,还流布网络,闹得人人皆知,一定程度上也败坏了合肥人的形象吧?所以,损失的不仅是这位“墨镜女”的人格,还有我们这座古老城市的品位。

  “墨镜女”做人的方式最终会害了自己,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以正常眼光看待此事。作为“主演”,这套语言动作令“观众”印象深刻,真不知道她今后如何面对自己的同事和邻居?因为当一个人令周边人害怕的时候,她一定是真正孤独的,即便她拥有暴力电影中黑道人物的“力量”也不行。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同时面对一匹大灰狼和一只小白兔,人类会做出何种反应?前者只会招来武器,后者可能得到爱心。所以,在人世,做“”绝不安全。

  作为女性,“墨镜女”本应给人以优雅、美丽的感觉。大众很难想象其极端的另一面。当然这次富有颠覆意味的事件,不会影响整体,只会给她个人带来不利,原因如上述。大众的谴责很快就会过去,她所要承担的后果,最终一定是她自身人格表现造就的生活氛围。这个氛围只有靠她自己去营造,而以“让座事件”来推测,“墨镜女”能为自己营造什么?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合肥在线-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