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疯狂女粉丝:因见汤显祖不够帅而失望自尽

15.01.2015  16:39

    本文摘自:《我和你,有着最深的情谊》,作者:江湖夜雨,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杜甫梦见李白之后,欣喜之余,又产生了疑虑,李白已被拘押,身处罗网,又如何能魂飞千里,入我梦中呢?难道他真的是死了?魂魄来和我作别?这乍见而喜,转念则疑的细腻心态,恰恰反映了李白在杜甫心中是何等的重要!全诗没有“珍重”两字,但全篇却满溢着“多多珍重”之情。

    而后一首诗中,这句铿锵有力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既为好友李白鸣不平,也包含了自己的无限心事,体现了两大诗人“惺惺相惜”的情感。杜牧论文章时曾说:“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而我觉得“诗是以情为主”,所以这两首贯注了诗仙诗圣友情的诗,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后来,杜甫得知李白遇赦而还,暂时放了一半心,但是却仍旧惦念不已,当时安史之乱战火未熄,音讯不便,这天凉风初起,万物萧疏,杜甫虽然自己也在兵荒马乱中客居秦州,寻不到一个安身落脚之处,却仍旧在怅望云天之时,遥念好友李白的处境: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然而,鸿雁难至,秋水望断。兵戈阻断了一切音讯,远在江南的李白,并没有办法收到杜甫的这些诗句,两位大诗人也再没能相会过。“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这是杜甫的期盼,也是我们的期盼,两大诗人如果能够再次重逢,又能碰撞出多少火花?

    我多想让李白能见到晚年的杜甫,那个写出《秋兴八首》的老杜,写出《三吏三别》的老杜,让李白也见识一下那“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千锤百炼一般的杜诗七律,那又当是何等动人的诗人兴会啊!

    这件事,明代文人仇兆鳌早就感叹过:“杜年愈多而诗学愈精,惜太白未之见耳。若使再有赠答,其推服少陵,不知当如何倾倒耶!”是啊,杜甫最好的诗篇,李白却没有看到,这是何等的遗憾!

    虽然是,李白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没有遇上正当“最好年龄的”杜甫,自然是美中不足,但世事总难十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又岂能事事如意?

    诗仙和诗圣携手而行的相知相遇,已经是让我们崇仰欣喜不已了,正像是闻一多先生形容的那样:

    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

    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可以说是众人皆知,但这里忍不住要多说几句,讲一下李白和魏万的友情。李白早就为世人崇敬,“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这是对其诗文的评价,而李白本人的风度也是令人十分心仪仰慕的,他双目如电,神采飞扬,诗酒淋漓间洋溢着仙风道骨般的气质,故有“谪仙人”之称。

    所以,李白当时的“粉丝”很多,然而,堪称李白超级“粉丝”的,正是这个叫魏万的人。他为了见到心目中的偶像,竟然耗时两年多,行程三千里,四处找寻李白。令人烦恼的是,找李白好难啊!他是个稳不住的人,几乎没有待久的地方。在唐代,信息是相当地不发达,要是现在好了,李白每天发个微博,实时播报一下,某日正在某地喝酒,某时在某地游山什么的,就好找多了。

    没办法,魏万只好捕风捉影一样地瞎找,踏遍了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他听说李白在开封,去了后,扑了个空。又有人说在山东,跑到山东,结果说李白又去江南了,于是又追到江南,比刘备见诸葛亮难多了。然而,魏万绝不放弃,就像现在一首流行歌曲里唱的:“我明白会有一颗心,在远方等我靠近。我要找到你,不管南北东西,直觉会给我指引……

    有心人,天不负。终于,在一个“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的春天,烟花三月的扬州城内,魏万圆了自己的梦,他看到了这个英气勃勃的“谪仙人”。这一刻,真是令他百感交集,热泪纵横。几百年后的明代,一位女粉丝也曾经不远千里来寻找心目中的偶像汤显祖,结果发现他并非自己想象中的“潘安型”才子,而是身形伛偻的糟老头,于是失望之余,竟投水自杀。而李白没有让魏万失望,据描述,李白当时的形象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魏万当时的心情简直就是:“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

    这时的李白,仍然是处于被赐金放还后的寥落时光中,当他送走了杜甫,在寒冷的鲁地,一向神采飞扬的他,于郁郁中卧床病了好久。第二年,又辗转回到了江南。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