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八年献血76600毫升 这是17个成年人的血量总和

14.09.2015  14:36

  76600毫升血量,如果按照330毫升听装可乐计算,可以装下整整232瓶;76600毫升血量,按照成年人4500毫升的血量计算,是17个成年人的血量总和;76600毫升血量,按照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能救活95个病人;76600毫升血量,是德安一名献血达人8年的献血总量。

  她的名字叫周水桃,今年59岁的她,用血脉情怀为走在生命边缘的人铺筑了希望,而她“死后捐献遗体”的心愿更是让人感动。

  哥哥去世 令她萌生献血心愿

  周水桃家住德安县蒲亭镇石桥路92号,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也是活跃在九江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员。

  小时候,周水桃有一个特别疼爱她的哥哥。1974年,时年21岁的哥哥在德安县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有一次,在营救掉入石灰窑的同事时不幸摔伤,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哥哥当时失血过多,因血源跟不上,救治无效,在我的眼前离开了,这件事深深地刺痛着我。”周水桃说,失去了哥哥后,她痛苦万分。从那时起,她心里就萌生了一个心愿——哥哥因为失血过多不能及时补血才失去了生命,现在社会上也还有很多人需要血,以后如果有机会也一定要加入献血行列,救助急需要血的人。

  年过半百 她一有机会就去献血

  虽然有了无偿献血的心愿,但由于种种原因,周水桃的心愿直到她51岁时才实现。

  提到第一次献血,现年59岁的周水桃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2007年的一天,我在镇里看到路边停着一辆流动献血车。当时,我又想起了因为失血而丧生的哥哥,于是挽起袖子就去献血了。”周水桃说,看着针头扎进血管,鲜血从体内涌出的那一刻,她不但没有紧张,反而带来了一种踏实和自豪。从那一天起,周水桃的献血就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一有机会就去献血。

  经常献血的人都知道,血库最匮乏的往往不是各种型号的血液,而是血小板。血小板主要用于救助血液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危重病人。当周水桃得知捐献血小板比献血的作用更大后,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了志愿捐献血小板的队伍。

  2010年2月,周水桃获得了九江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全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0年12月,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授予其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1年6月,她又获得了江西省无偿献血促进奖。

  新规圆梦 她很高兴又可以献血

  2011年,周水桃55岁了,按照卫生部无偿献血老规定,她不能再献血了,虽然她身体健康,还很想献血,但也只能作罢。

  “既然不能献血,那我就做一名血站的志愿者吧。”周水桃说干就干。于是,无论寒暑,周水桃经常活跃在血站,义务为市民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她还加入了九江义工联组织,不仅宣传献血知识,还经常下到周边一些县区敬老院帮助老人晒被子、剪指甲、洗衣服。生活中,她还经常会接济一些家庭困难的乡邻。谈起周水桃,左邻右舍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善心人。

  2012年7月1日,卫生部发布无偿献血新规定,满55周岁的公民,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可以继续献血的周水桃高兴地说道:“新规圆了我继续献血的心愿,我退休在家,身体也好,还可以献几年血,我要用我的血救活更多的人。

  周水桃的血型是A型,在各地的血液库存中,A型血和O型血都属于紧俏血型,因手术用量大,在血液库存紧张时期常常出现短缺。

  据统计,从2007年至今,周水桃奉献全血和机采血小板共计血量达76600毫升,相当于17个成年人的血量总和。

  让爱延续 申请捐献遗体

  对于无偿献血的坚持,周水桃说,想到自己的血液在他人的身体里流淌,使另一个人获得重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倒在病床上,接受别人血液的救治。如果有那么一天,我相信,和我同样血型的无偿献血者们也会勇敢地伸出手臂救我。”周水桃说,一份爱心,可以让病人的痛苦得到缓解,甚至重新为他们点燃生命,献的每一份血,都是生命的礼物。

  今年3月,周水桃还向九江市红十字会申请了捐献遗体。她希望自己的爱能一直延续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