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互联网+”这个经济增长新引擎

15.09.2015  18:17

  ●鹰潭市政协

  近年来,鹰潭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电子商务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线上”抓商机,电子商务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据市商务局统计,鹰潭电子商务的企业及个体合计5857家,主要涉及铜加工、稀贵金属交易、医药、旅游、食品、体育用品、日用百货和物流行业。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21亿元。2015年上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84亿元,同比增长40%。同时,电子商务园区建设整体推进。如贵溪市建立了电子商务生态示范产业园、电子商务创业园(淘宝鹰潭馆)、美纳途箱包电子商务产业园;余江县建立了电商孵化园、电商产业园、电商创业园;月湖区将区委、区政府老办公楼整体出租打造电商孵化创新基地,等等。电子商务自建平台也初显成效,如建立了中江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大众民生农村电子商务综合平台、“三江商城”“驿捷商城”电子商务平台、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一站式服务平台。

  ┃影响鹰潭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

  首先,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鹰潭作为省内著名商埠,传统发展理念和经营方式根深蒂固。虽然在高位推动下,电子商务意识有了新的觉醒,但一些领导干部仍然习惯沿用传统方式管理经济,对电子商务不熟悉、不了解、不应用。有的认为电子商务是企业经营行为,与政府关系不大;有的认为电子商务就是开“网店”“小打小闹”影响不了发展全局;有的认为鹰潭起点低、财力弱,政府即使介入也难有作为。其次,发展定位不够清晰。我省和省内一些地市都明确了电子商务发展定位,编制了详细的发展规划。而鹰潭在电子商务顶层设计上较为滞后,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只列出了到2016年的发展任务,在全国、全省的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不够明确,发展规划还未编制完成,发展思路不够创新,采取的措施主要还是集中在拓展规模上,而在一些具有后发优势的项目上着力不够。再次,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电子商务产品生产能力弱,货源不够丰富,普及程度偏低,主要集中分布在铜加工行业。其他的电子商务以“网店”为主,准入门槛低,发展规模小,大部分还停留在初创阶段。第四,人才支撑不够充分。一方面,由于鹰潭相关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起步较晚,加上全市层面缺乏专门的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平台,本地电子商务人才储备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整体软实力不足,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偏弱。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稀缺,很多农户缺乏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基本知识。最后,服务管理不够有力。市级层面统筹协调不够,各县(市、区)电子商务园区以及平台建设特色不够明显,蕴藏着较大的同质化竞争风险。有关部门的配合联动机制也还不完善,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合力没有形成。另外,电子商务重要指标统计分析体系尚未建立,对周边地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横向了解和对比不够详实。

  ┃加快鹰潭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

  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紧迫感。在全国各地都全力以赴发展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如果鹰潭再不抢抓机遇、奋起急追,将有可能被周边城市的电子商务“虹吸效应”所淹没。为此,要进一步提高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通过将电子商务列入党政干部学习培训计划等措施,切实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认识;采取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争创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等多种方式,强化各类企业负责人的“互联网”思维;利用主流媒体,大力宣传利用电子商务促进企业发展和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以及电子商务的有关内容和发展趋势。

  强化组织领导,科学谋划电子商务总体战略。切实发挥各级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指导,健全电子商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部署和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重大事项。围绕全国、全省电子商务总体战略,分析省内兄弟地市发展现状,根据鹰潭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产业特点,全面分析研判电子商务对鹰潭实体经济、财政税收带来的影响,明确提出电子商务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科学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突出扬优成势,清晰界定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其一,发挥产业集群新优势。充分利用铜产业块状特色经济的竞争实力,抓好中江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发展,加快铜期货交割库及铜现货仓库建设运营,打造铜产业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掘和整合眼镜、微型原件、雕刻等特色网销产品资源,积极推动相关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和业务范围。其二,勇于试水电子商务新领域。重点引进商业模式新、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电子商务产业化项目。设立电子商务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对大数据、移动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进电子商务企业创新发展。其三,大力实施“互联网+”新计划。认真落实省政府近期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方案》,积极引导交通运输、铁路、邮政、文化、旅游、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应用电子商务,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拓展线下线上市场,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立足现有基础,全力开拓电子商务农村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由运营商或行业协会提供专业的规划、营销、仓储、结算等服务,帮助农户或合作社的农产品对接市场。整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农家店、供销社基层网点、邮政物流网点等资源,加快建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及配送中心。还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乡(村)创建工作,将农村电子商务列入乡、村基层组织目标考核,着重引导各地对本地特色网销产品的开发和培育,鼓励村(组)干部和致富能人带头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激励和带动普通村民的积极性,推动在全市建成若干个“淘宝村(组)”。

  加强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一是提高物流配送能力。引进一批区域快递分拣中心和配送中心,对在鹰潭建立分拣中心和配送中心的规模快递物流企业优先纳入供地计划。鼓励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将便民服务网点延伸到社区、乡村、企业,增强物流配送功能。二是扩展网络技术应用。推动手机、掌上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在商贸物流领域的普及应用,逐步实现全市重点公共区域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三是建好电子商务园区。加强市级层面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建设的电子商务园区以及平台建得起、用得上、质量好、有效益。大力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在不变更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允许现有企业利用存量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园区。规划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专业楼宇,鼓励社会资金开发电子商务楼宇经济项目。

  整合多方资源,着力加强电子商务人才保障。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建立电子商务高端人才待遇保障体系,对电子商务特殊人才按企业纳税贡献给予相应的公租房指标和子女公办学校入学指标。依托鹰潭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教育机构,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整合全市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开展面向企业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拓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以及农村实用型人才培训工作的内容和范围,注重加强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新型农民“网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作用,引进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的精品课程和师资,通过定向培训、定向招聘的方式,为鹰潭电子商务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完善服务管理,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尽快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性文件,在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设立市本级电子商务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电子商务科研创新、职业培训、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等。加强电子商务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和加大金融投入,推出适合电子商务企业的投资融资产品。以金融业征信平台为依托,探索推动电子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电子商务服务管理,建立健全电子商务监测平台,精准识别电子商务企业主体,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出台相应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加大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信息公开力度,确保政策操作公开、透明、阳光,防止出现盯着政策做电子商务的“政策专业户”企业。充分发挥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作用,加强经营主体的行业自律和日常监督。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分析制度,推动电子商务统计信息综合利用。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