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微农”做得好——我省创新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微信平台建设纪实

30.10.2015  10:13

  10月23日,在江西省水稻主产区、鄱阳县三庙前乡青泥孙家村,种粮大户吴正卫正指挥着三台收割机,抓紧时间收割地里已经成熟的水稻。省农业气象中心的技术人员向他询问“江西微农”的使用情况,他连声赞道:“‘江西微农’做得好!”

  吴正卫是三庙前乡有名的种粮大户,水稻种植面积超过600亩。说起“江西微农”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他拿出手机,打开微信:“你看,我刚收到你们气象局今天发的消息,说28号开始有冷空气,所以叫了三台收割机来收稻子,要赶在27号之前全部收完。

  吴正卫所说所用的“江西微农”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由江西省气象局与江西省农业厅联合推出的专业为农服务微信平台,今年3月份正式上线运行,半年多来,平台已经在为农服务中初显身手,取得了实效。

  应时而生 互联网+气象打造为农服务新举措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组织体系,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突出了“直通式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农业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江西省气象局通过开展调研,确定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直通式为农服务平台这一工作思路,经过深入了解微信公众服务号与订阅号的功能区别,并斟酌分析各自利弊,最终确定以服务号为主进行打造,2014年6月“江西微农”微信公众服务号正式创建。

  说起“江西微农”的创建初衷,平台的主要策划者、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主任单九生道出了他的切身体会:“以往我们与农业部门联合发布服务材料,需要经过省-市-县层层转发,常常需要3-5天的时间,遇到灾害性天气时,就会错过为农服务的时效。在深入基层与农户沟通后,我们深刻的感受气象信息的及时性对农业生产防灾避灾的作用,也深感提高气象信息发布时效的紧迫性。

  强强联合 气象+农业推出为农服务新手段

  2015年2月9日,江西省气象局与省农业厅相关单位共同召开“微信平台创建研讨会”,讨论并确定由两个部门联合打造“江西微农”微信平台。江西省农业厅在3月6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粮食生产发展的意见》中,将“联合气象部门创建‘江西微农’微信服务平台,及时将天气、病虫、农事建议等信息直接发送到农户手中”作为努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重点工作。

  2015年3月,平台完成了主要功能的开发工作,正式上线运行。现在,只要用户使用安装有微信的智能手机,关注“江西微农”微信公众号,就能够得到及时的农业、气象资讯。

  公众号主页面下方有3个功能板块,分别是天气服务、微农服务和互动交流。在天气服务板块下,设置有天气预报、灾情预警、天气雷达和卫星云图四个子版块,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预报预警信息。微农服务板块包括病虫情报、农事指南、微农资讯、三农政策和田间课堂五个子版块,能够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农业资讯。互动交流是交互式板块,用户可以通过农情反馈、灾情互动、我要咨询、微农社区等子版块与管理员以及省内的农业、气象专家交流沟通。

  “江西微农”开发了预警消息推送平台,当有新的预警信息时,平台会主动将消息推送到用户手机,并有消息提醒。平台还能够提供定位定点服务,根据用户所在的区域,针对性的提供当地的天气、农事建议等信息,无需用户手动选择,使用起来更加简单便捷。全省各市、县(区)的农业、气象部门都有管理员账号,管理当地用户及个性化消息编制,实现了微信账号集约化和一体化。

  截至目前,“江西微农”的用户数量突破5000人并在持续增长,已经覆盖江西省所有市、县,在全国范围也有一定影响,成为江西省内气象微信关注数量最多的公众号之一。

  成效初显 新媒体助力气象为农服务新模式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江西微农”的服务成效:2015年3月至今,“江西微农”向全省用户群发服务产品近50期,平均每期产品阅读率达70%以上,每期转发200余次;各功能累计被使用161483次,平均每天使用700余次;累计收到用户咨询信息4952条,均通过自动回复和人工回复给予了解答。

  江西省粮油作物局是平台的主要建设单位之一,副局长余冬晖开门见山地说:“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并且称赞“江西微农” “在农业、气象部门与广大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无障碍交流的桥梁”。他举了一个实例:今年4月6-10日,平台刚正式运行一个月,江西省遭遇罕见的全省范围“倒春寒”天气,当时全省水稻生产正处在育秧播种的关键阶段。气温骤降,将严重影响春播生产安全。省气象局提前5天与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等12家涉农单位联合会商,利用“江西微农”微信服务平台先后4次推送消息提醒。在当时用户数仅有2000余人的情况下,微信消息累计阅读量达11050次,转发量近1000次。由于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全省各地防御措施到位,服务效益显著,据不完全估算,全省减少农业经济损失约3.75亿元。

  同样是这一次“倒春寒”天气,南昌县武阳镇种粮大户朱明海接到“江西微农”微信服务平台发布的预警信息后,及时给已经播种的早稻秧苗覆膜、推迟已浸种的播种期,有效的降低了“倒春寒”对早稻秧苗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时,‘江西微农’会自动弹出消息,还有声音提醒,用起来很方便。”朱明海说。

  平台的建设得到了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重点实验室提供的技术支持。令人高兴的是,2015年5月,“江西微农”微信平台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江西赛区决赛特等奖,并获邀参加全国总决赛。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从2014年6月至今,一年多来,“江西微农”就像一颗种子,经历了四季的变换,收获了成长的喜悦。未来,它将在江西省气象与农业部门的共同呵护下,开辟气象为农服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