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是这样炼成的

10.11.2022  11:50

  有温度的好故事,可以直抵人心;有深度的好作品,足以发人深省。

  日前,第17届长江韬奋奖、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我省实现了大突破,喜获“双丰收”:1人获长江韬奋奖、11件新闻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5件。

  “双丰收”的背后,作品的成色鼓舞人心。从此次获奖数量来看,无论是获奖总数还是一等奖数量,我省均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从11件获奖新闻作品来看,项目类别多点开花,涉及消息、通讯、评论、副刊、新闻直播、国际传播等11个项目;题材选择各有千秋,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省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

  “双丰收”的背后,多方的联动温暖人心。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国记协和省记协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四力”要求,用脚步丈量红土圣地,用笔和镜头记录时代脉搏,讲述了一个个真实而动人的中国故事、江西故事。

  好故事的挖掘,离不开新闻工作者对守正创新的坚持。

  描绘时代画卷,奏响赣鄱强音,广大新闻工作者时刻在路上。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总监、高级记者金石明,是第17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在近30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中,金石明遇到过许多挑战,在媒体格局急剧变革的形势下,他坚持守正创新,带领团队努力探究媒体融合路径,推出了一系列极具传播力的优秀融媒体产品。

  面对变革,金石明团队初心未变,始终保持人民情怀,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报道。都市频道的“放管服”专题报道以及一系列公益报道,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当下媒体格局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我们在坚守中变革创新,但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目标和宗旨。”金石明说,在今后的新闻实践中,将心怀感恩,再接再厉,倾听百姓心声,打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

  好故事的讲述,离不开新闻工作者对深入一线的执着。

  到一线去,到现场去,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近年来,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扎根基层,生动记录了赣鄱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江西日报社副刊作品《风卷红旗再出发》,获得了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稿件四个篇章环环相扣,生动展现了革命老区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踔厉奋发、建功立业的昂扬精神风貌。

  作为该作品主创之一,江西日报社副社长、高级记者李旭介绍说,2021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为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密码,他和3名同事历经3个多月,行程5000多公里,深入井冈山、瑞金、兴国、于都等革命老区39个乡镇村和革命旧址,采访红军烈士遗孀和红军后代、驻村干部、党史专家等68人,先后修改稿件30多次,最终成稿。

  “这是一次追寻初心的过程,也是一次精神洗礼的过程,我们深深感到,党报记者只有将责任刻在心中、扛在肩上,深入田间地头、厂矿社区,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李旭说,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将不忘初心使命,不断砥砺前行,永远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好故事的呈现,离不开新闻工作者对江西改革发展的洞悉。

  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纷呈,为新闻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广阔空间。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笔触和镜头,用一撇一捺、一帧一画,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2021年是乡村振兴元年。在江西日报社国际传播作品《从“天净沙”到“维多利亚”——爱德华一家在婺源》中,记者从爱德华夫妇身份的三个转变着笔,通过他们在江西婺源安家、创业,亲历、见证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世界真切看到中国乡村的颜值和内涵,真实感受中国乡村的巨大变化。该作品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记录时代风云,唱响奋进凯歌。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江西日报社社长,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万林表示,江西日报社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把锻造精品的追求放在心上,始终保持奋斗姿态、赶考状态,深入推进新闻宣传提质工程,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可视化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让主旋律响彻主阵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提供强大舆论支持。

  江西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万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