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扫除铁路上的“浪漫地雷”?

13.08.2015  21:11

  七夕临近,位于江宁的“爱情隧道”最近人气颇旺。由于地方偏远,马自达在道口生意火爆。为此,有网友建议,将公交车延伸到“爱情隧道”道口附近,方便游客参观。还有不少网友建议将“爱情隧道”打造成铁路文化旅游地。对此,铁路部门表示不可取。而且,游客进入“爱情隧道”都是违法的。(8月11日现代快报)

  铁道两侧,树冠上的树叶紧密交织,形成了天然拱廊。清风徐来之际,树影婆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慵懒倾洒。在“爱情隧道”中,热恋中的情侣执子之手,与子漫步,呢喃着绵绵情话,或笑语嫣然,或脉脉含情。这本该是电视剧里上演的文艺桥段,却被“任性铁粉”“画瓢”于运营的铁路线上。近年来,笔者上网刷铁路类新闻,德州情侣谈恋爱太奇葩,逼停火车;因学生情侣牵手漫步铁路线,火车棒打鸳鸯撞死男票;死亡浪漫成时尚,新人铁轨旁拍婚纱照酿惨剧……,浪漫悲剧层出不穷。

  据相关数据,火车时速120公里时紧急制动距离最低需要800米,当“浪漫”撞上火车,轻则给铁路与自己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了卿卿性命。其实,我国利用废弃铁路设施打造的文化旅游地并不少,列如厦门的铁路文化公园、集通铁路的蒸汽机车节、鹰厦线的老铁路带状公园等都在面向“铁粉”广开大门,“铁粉”大可不必拿生命作赌资,在正在运营的线路上去寻找“新大陆”。

  而如何扫除铁路上的“浪漫地雷”?首先是需要在沿线路硬件配置上狠下功夫。重要道口设专人实行24小时不断监护,防止部分人钻空子,肆意破坏铁路防护栅栏;拉设警示条幅;在围栏设施上增加电网、自动报警功能等一系列构筑防火墙举措。再者针对此次新闻中的“江宁爱情隧道”,存在处罚力度轻以及法不责众的弊端,铁路职工对进入者仅仅口头警告,并未起到威慑作用。“犯法不惩”导致“铁粉”把铁路法律视为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铁路部门不仅要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宣传铁路安全法律法规,让铁粉“知法”。并印制安全事故案例小册子免费发行,普及擅进铁路酿成的祸事,让铁粉“理法”,理解禁入铁路,最终为了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更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违法必究,提高法律震慑力度,让铁粉“守法”。软硬兼施,也许是遏制乱入铁路的一剂良方。

  当然除了铁路部门采取“雷霆手段”以外,最重要的一点,还取决于“铁粉”自身把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对运营中的铁轨,保持高度敬畏。笔者相信,只要铁粉们自觉摈弃钢轨上秀浪漫的冲动与创意,做到不为铁路所伤,也不伤铁路,很多钢轨上的悲剧自然就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