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女保洁员进男厕的尴尬

02.09.2017  09:36

    据《工人日报》报道,在湖北武汉市地铁多条线路的10余座站点,记者发现站内的男女厕所各只有一名保洁员,且都是女性;在光谷、中南、武广等商圈,从事公厕清洁的也多为女性。

  舆论场上,涉及到性别问题,往往容易引起热议。但过去的吐槽和怒怼多为女性权益受伤害、舆论大呼维护女性利益,但此话题却是罕见的“男性集体不满”。难道说,可以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进男厕的女保洁员吗?

  其实,这里面有“双重尴尬”的问题。女保洁员进男厕清扫是其工作要求,而且,越是人多,可能越要进去清扫。据媒体报道称,保洁人员的考核取决于检查,人流量大时刚打扫好的公厕很快就脏了,被检查发现就会扣钱,对于月收入一两千元的保洁员而言,以百元计的扣款很难承受,所以人流量越大,反而越要勤打扫。

  女保洁员在其中也有苦衷。性别不同决定了用人成本的不同,这或许是这个看似尴尬的话题背后真正值得人们深思的。

  正如一家承包了武汉地铁部分站点及部分商场保洁工作的物业公司负责人说,企业招聘保洁人员首先考虑的是成本,甲方提供的经费有限,如果经费只够一座厕所配一名保洁员,会优先选择女性。如果说保洁员的薪水提高了,自然会有很多男性愿意加入其中,起码可以保证性别和工作的对应——男保洁员去清扫男厕,女保洁员去清扫女厕。

  舆论对待女保洁员进男厕,或许只是有尴尬的担忧,如果反过来,男保洁员进女厕,自然会引起舆论对女性隐私暴露、乃至被性侵的风险的焦虑。

  其实,从两性公平和法律规范上看,不论是上述两种情况的哪一种,都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和隐私风险,不能简单地认为男性不容易被侵犯权益,也不能想当然地以为男保洁员进女厕就会引发危险。任何时候都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是,在讨论整体现象时,我们不该把个人的情绪代入,而是要从事情背后的客观逻辑入手,去捕捉它可能引发的问题。

  此事件不足以上升到男女平权的讨论中,甚至它不是一个性别话题,而是一个公共设施管理和人员配置的话题。就像有人为了化解常见的女厕排队现象,提出了在公共场所大量设置无性别厕所的设想,也是绕过了无意义的性别平权之争,直面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之路。

  除了尽量提高厕所保洁员的收入待遇,以吸引更多男性从事此行业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打破死板的管理方法,在人流密集时特别安排男保洁员进入男厕,等人少时再让女保洁员进入。因为在人少时的定期打扫,还可以让觉得不方便的男士“暂时回避”,这是处理此问题最简单、也最两全其美的方案。

  文/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