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表达“精准扶贫”

25.02.2016  14:40

  ●李伯勇

  习总书记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不仅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也成了扶贫工作的新尺度。这种新形势下实施的“精准扶贫”,既是对过去30年扶贫工作的延续,更是对当今扶贫工作重点的强调。笔者结合在基层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实践,就精准表达“精准扶贫”问题谈些思考。

  在电视台做专题片颇有经验的朋友A来自农村,熟悉农村,也拍过基层扶贫的一些影像报道,最近他在拍摄一个相关内容的微电影:县乡工作人员与库区某茶场老板协商,划出几块成片的茶山,给当地若干扶贫对象抽签管理,结成利益共同体。扶贫对象参与种植,不但能在茶叶销售中获利,老板还给管理费,扶贫对象的收入较稳定,而且能增长经营意识。显然这是一条符合实际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A的创意还体现在,他与扶贫对象近距离接触,把镜头对准扶贫对象的心理变化。就是说,这些贫困户一开始对“精准扶贫”持怀疑观望的态度。让他们破除疑惑,从思想上积极接受这种模式,其思想和心理反复是可以理解的,一是符合生活和人的真实,二是让读者了解贫困户观念转变的内在动力,三是让影像报道更富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我看来,这就是“精准扶贫”的精准表达。因为农民注重实际实效,对好的政策有着自己的考量。扶贫对象的态度变化,包含丰富的“历史内容”,如果省略势必造成报道本身的空洞,所以对情感变化的精准表达,同样构成了“精准扶贫”的有机内容。这不仅是一个电视报道的风格,更是我们在“精准扶贫”表达上应该注意的。就是说,相关宣传报道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也必须走出新路子。

  平心而言,以往的扶贫宣传报道中,注重的是可观数字和即时效果,即便用影视报道,也是调动个中的工作人员、扶贫对象及场景围绕数字和效果做说明和渲染,忽视过程,还忽略了后续报道。这是精准扶贫应该正视的。事实上,精准表达“精准扶贫”恰好成了我们扶贫工作的试金石,反映出在精准扶贫的形势下,转变思想作风仍亟待落在实处,遍及各方。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