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匠:如何走出“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囧境

05.03.2015  11:45

  春节刚过,多行业拉开招聘大幕。根据分类信息网站赶集网昨天发布的数据,春节后司机、建筑工人、导游等岗位紧急招人,2014年12月底到2015年2月份该平台统计的全国数据显示,建筑工人平均薪酬竟逼近万元。(人民网,2015年3月4日)

  业界分析,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新常态”,中国的劳动力薪酬低下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一线的服务岗位和人力密集行业的人工成本将大大增加。据赶集网统计,从目前供不应求职位的薪资水平上看,建筑工人薪资最高,其次是导游,每月9415元,薪资均较高。司机、订票订房服务和快递员分列第三、四、五位,平均薪资分别为8541元、5815元和5340元。一场全国范围的“用工荒”蔓延而来,一边是出现毋庸置疑的用工荒,一边仍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艰难。如何如何走出“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囧境是当务之急。

  不可否认,如今的农民工“骑驴找马”忙着换工作,大学生重演就业难的“连续剧“究其原因企业没有储备人才的概念,“与其费力招人,不如悉心留人”据悉,闹过“用工荒”的企业——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春节过后,70%的老员工会返厂,另外15%是经老员工介绍来的老乡,只有剩余的15%是通过人才市场招聘的。”大多数企业需求的是熟练技工,希望招到的工人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为企业创造效益。所以将没有经验的大学生挡在了门外。这就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机制和课程安排并没有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人才资源配置非常不合理。人才供应和人才需求不对口。

  不得不说,近几年国家颁布了许多惠及农民的农业政策,那些返乡的农民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所以不愿意再回到城里工作,这对企业招工影响很大。话又说回来,“用工荒”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从本质上讲,“用工荒”其实是企业“远见荒”。企业一味地以低工资招收大量廉价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低于求职者的心理预期,不少企业只顾员工拼命付出,而缺少的技术培训。有远见的企业,应该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应坚持悉心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

  一言以蔽之,生育率的下降、大学扩招以及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用工荒”的主要原因。如果企业不转变观念,为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会储备人才。并且要善待关爱企业员工,给予更灵活的休假方式,增加休假天数,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给员工提供应有的保障和关怀;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指导大学生转变观念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根据社会的需求,加强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失业状态。从低做起,向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走出“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囧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