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芦溪:妇代会主任乐当留守儿童“爱心妈妈”

11.10.2013  16:34

  “阿姨,你能在每个星期陪我们看书吗?”这是在萍乡市芦溪县张佳坊乡裕丰村农家书屋看书的留守儿童彭娇对罗庆良说过的一句话。正是这句带着稚嫩和诚恳的话语,让罗庆良为村里的留守儿童开办了课后读书班。有了这个读书班,孩子们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有了好去处,37岁的罗庆良也被亲切地称为“好妈妈”。

 
  已经是两个孩子母亲的罗庆良曾经是一名留守儿童。她两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远嫁他乡,她和兄弟姐妹们成为了留守儿童。因为家境困窘,一直成绩优秀的她只能放弃学业,外出打工。2000年,罗庆良嫁入了并不富裕的裕丰村,过着普通安静的生活。2011年,她成功当选为村妇代会主任。因为曾是留守儿童中的一员,罗庆良深知没有父母在身边疼爱的滋味。于是,她利用休息时间,对村子的留守儿童进行排查,然而得出的结论让她震惊:村里居然有50多名留守儿童!罗庆良发现,这些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大多爱玩,尤其在周末和寒暑假期间不愿学习写作业。

 
  不能荒废了这些孩子。罗庆良利用村委会的农家书屋,开办了一个课后读书班,让村里的孩子在周末和寒暑假有个学习的好去处。开班伊始,并没有多少孩子参加读书班,随着群众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加入到这个队伍中,罗庆良决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陪孩子们一起学习。

 
  开班期间,有些孩子把罗庆良当成了老师,学习上遇到不懂的地方会主动向她请教。尽管在学校品学兼优,在外地打工时也积累了不少知识,但真要沉下心来教孩子,罗庆良心里着实没底。为了更好地为孩子辅导,让他们安心呆在读书班,罗庆良每天抽一个多小时学习和研究从小学到初中的各科知识。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就跑去问学校的老师。老师都被罗庆良所打动,称赞她不是老师胜似老师。学习班的孩子有了罗庆良的悉心指导,作业完成质量越来越高,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罗庆良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对他们的生活也照顾有加。去年一个夏天的周六,读书班的孩子来到农家书屋学习,到上午11时,天空突然变得阴暗,一场暴雨即将来临。此时正是孩子们回家吃午饭的时候,罗庆良赶紧打开村委会的厨房,一个人骑车买好菜,亲自下厨给孩子们做饭。还有一次,留守儿童易小林突然发烧,罗庆良果断骑车把孩子送到村卫生所,并通知孩子家人。有了照顾孩子的经验后,罗庆良每次去书屋时,都会带好几把伞,拔好一点菜,带上一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看到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因学习班的存在变得充实,罗庆良由衷的感到自豪,她说,她会坚持将学习班办下去,让留守儿童的心不“落单”。

(萍乡市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