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何去上海,你长大就明白”

15.04.2022  11:02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阳报道:“得知上海疫情的情况,作为一名有着17年工作经验的护士,我想着自己必须做点什么。当医院发出通知要组建援沪医疗队时,我第一时间报名,奔赴上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江西援沪医疗队队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师邓希用爱与坚持“书写”抗疫日记。

  出发前女儿送“平安回家”纸鹤

  “4月3日,江西援沪医疗队名单公布,很荣幸,我成为二队的一员。”邓希回忆道,上午10点,她告诉家人要去援沪,下午一点半出发,当时妈妈还以为她在开玩笑。女儿抱着她哭了起来。她对女儿说:“现在你还小,还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为什么。”小家伙擦了擦眼泪,似懂非懂地安静了下来。临行前,女儿将她拉进房间,送给她3只亲手折的纸鹤,并且在每只纸鹤上都写下了“平安回家”。“我强忍住眼泪不掉下来,抱了抱女儿后便赶紧前往医院集合。

  4月4日,江西援沪医疗队队员紧急前往浦东新区祝桥镇进行核酸采样,有的队员需要穿越大半个小区,去封控区挨家挨户采样。尽管任务艰巨,但队员们仍保持饱满的工作状态和热情,紧张有序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很多队员自凌晨4点吃过早饭后,连续十几个小时没吃东西,也没上厕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到酒店。

  将纸鹤零食分给方内的孩子

给方舱里的孩子送纸鹤和零食

  “4月5日,我们接到命令,准备进入方舱!”邓希表示,大家立即着手准备。为了更好地保障安全,她们都剃掉了额头、鬓角、后颈的头发,男同志则变身“光头勇士”。然后他们一遍又一遍地训练穿脱防护服,一步一步确认各个环节,做好自身防护。

  “4月6日,我们正式进入方舱。我看见里面有很多小朋友,有些孩子没有爸爸妈妈陪在身边,但依然坚持学习。看到他们,我想起了自己的女儿。”邓希称,来上海的几天,她一直没和女儿通过电话,每次忙完工作想起要联系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是深夜了。4月7日,她把女儿折的纸鹤和一些零食带进了方舱,分给方舱的小朋友们。“当看见他们灿烂的笑容时,我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

  鼻子红肿脸上勒出深深印痕

邓希鼻子红肿,额头勒痕明显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每次进舱,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脸上被口罩和防护帽勒出深深的印痕,鼻子也被口罩闷得红肿起来。“很幸运,我们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很多同事得知我的情况后,都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药膏。护理部主任涂惠还打电话指导我如何处理伤口,让我多加休息避免感染。拿到药后,我没忍住,眼泪掉了下来……

  邓希告诉记者,期待疫情结束,城市能够早日恢复以往的活力,校园里充满孩子们的读书声,老年人可以在公园里享受悠闲平静快乐的时光,大家都可以摘下口罩,露出最美的笑容。

  (图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