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鸿源去职始末:多个事件出错让江宜桦盯上

26.02.2014  10:44
        台当局行政部门负责人江宜桦(左)决定“内阁”调整,“内政部长”李鸿源(右)去职。(图自台湾《中国时报》)

  中新网2月26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从春节延宕至今的台当局行政团体二阶段改组启动,台当局“内政部长”李鸿源首当其冲。其中渊源,有江(台当局“行政院长”江宜桦)李(李鸿源)一路累积的矛盾。

  据了解,江宜桦盯上李鸿源,不止从处理台湾清境民宿等问题开始。更早以前,在台湾美丽湾事件时,江宜桦就注意到李鸿源;而埋下江宜桦选择时机对李鸿源出手的关键是苗栗大埔事件;成为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是户政系统风波。

  李鸿源从2012年2月6日起担任台当局“内政部长”至今,正是江宜桦一路升任“行政院副院长”进而接掌“行政院长”的时间。美丽湾事件是两人此时期共事的序曲。江宜桦当时算“行政院”的“菜鸟”,但观察到法院陆续对美丽湾违法做出判决,可是有相关决策权的“内政部”却一路任此事由地方当局处置,引来公民团体围剿,导致行政团队遭民意不谅解。

  其后,江宜桦升任“行政院长”又直接面对苗栗大埔事件的烫手山竽。他刚开始依照“内政部”都市计划委员会决议,由苗栗县府主行拆迁,没想到招来更大民怨。甚至在台大教过的学生还发出公开信呛他。江宜桦在意台大师生反应,但让江宜桦更震惊的是大埔案竟闹出人命,“张药房”老板身亡。

  据指出,江宜桦过去在“内政部长”任内,为避免决策不食人间烟火,数度将身边随扈降到最低,还一度戴上口罩,变装微服出巡。但实地倾听民意的他,却发现当局在大埔事件中竟听不清民意。

  从美丽湾到大埔,至于后来的清境、户政系统出错事件,李鸿源都未在第一线解决问题,甚至让烽火延烧“内阁”。于是江宜桦说什么,都得处理李鸿源了。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