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即是快乐,用心方得始终——记科技学院优秀园丁张一博

23.10.2015  14:46



张一博,男,讲师,2004年7月来到科技学院工作,现任文学与艺术学部英语系副主任、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成绩突出,教学风格严谨,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听说》、《中级听力》、《民航英语会话》等,发表省级论文十余篇,参与省级科研、课改课题3项,获江西省高校第一届“外教社杯”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优胜奖,多次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多次被评为科技学院优秀教师。

热心成习惯,学生点赞成自然

大家好,我叫张一博,英文名David,你们也可以直接叫我大胃老师,看我的身材就知道了……”熟悉的话语总会回响在张老师每年新带学生的教室里,这几乎成了他自我介绍的口头禅。

对于高中生而言,教得好、负责任的就是好老师,而到了大学则普遍认为不点名、作业少的老师才最好,但David却是个例外。他虽然对待学生生活、学习方面尽职尽责有约束,却依旧是同学们心里的模范老师。

David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极富“学生缘”,自身也打心底喜欢和学生打交道,所以不少学生更爱亲切地称呼他为“博哥”。“大概是因为我这胖胖的身材更显亲和力,比较讨同学们喜欢吧!”“博哥”再次以自己的身材调侃道。

每逢端午、中秋佳节,“博哥”总是喜欢邀请上几位念家却又不能回家的学生们来自己家做客吃饭,或是赠一些粽子、月饼等应节的礼物给学生带回宿舍,分享节日热闹,以慰同学们的思乡之情。

不少学生反映,无论自己在学习或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心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博哥”,因为他热心且没有架子。 没当班主任那会儿,“博哥”就习惯在每一届新生班的第一堂课上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黑板上,告诉他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只要有困难就可以来找自己。

2009级的一位吴同学,英语成绩很好,勤奋好学,在一次聊天时透露出自己因家庭条件困难想退学去打工的想法。“博哥”了解情况后多次找这位同学做思想工作,让其勇敢面对问题,表示退学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在第二学年为该学生先垫付了部分学费,还帮他在朋友的公司找了一份兼职工作,解决了其生活费问题。虽然当时“博哥”手头也并不宽裕,且涉及到借钱给学生的敏感问题,不少前辈劝其不要涉足,但“博哥”始终觉得面对家里真正困难且有上进心的孩子,该帮助时还是不应吝啬。该同学感动之余,放弃辍学念头,学习中更加努力勤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我院毕业。

桃李虽不言,常念春风化雨恩

博哥”总是想学生之所想,用心关注学生们的生活状态与细节,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特别打动人的,原因就在于他早已把这些行为当做自己日常的习惯了。殊不知,自己的点滴付出其实都落在了同学们的眼里。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博哥”也碰到过很多英语困难户,据其回忆,最为严重的应该是2011级土木 B 班,班上基础薄弱且态度消极,很多老师提到该班就直摇头,但“博哥”并没有因此放弃,他努力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不仅在学习方面严格要求,并在思想、生活方面主动关心学生,经常抽课余时间与同学谈心,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最终该班的期末英语及格率达到了85%以上,成绩在整个年级中都是较为不错的。由此,“博哥”也始终认为,老师的每一次真心付出,其实学生们都是看得到的。

不忘初心,课课“有备而来

回忆起初登讲台时的情形,David依旧很是兴奋,当时虽然没有经验,却一点也不紧张,轻松从容,“第一节课就上得挺生动”。

David打心底地热爱教育,从小便立志当老师,在南昌航空大学毕业后通过试讲便直接留在了科院,这一待就是11年。11年来,虽然平日课时普遍偏多,可David的每节课都不愿将就,坚持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万圣节上课时,他总是会准备一套骷髅服,突然闯进教室,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讲解万圣节的来历,买南瓜来教学生制作南瓜灯,加深学生们对于节日的理解;复活节和学生一起制作彩蛋,引导同学之间相互赠送,并进行滚彩蛋比赛,亲身体验节日的氛围,了解节日的意义。

当时David带上骷髅面具跳进教室,给我们送上万圣节惊喜,让还是大一新生的我们立刻喜欢上了这个有趣的老师。虽然有被吓到,但之后想想更多的是满满的爱,现在这样的老师在学校尤其是大学已经很少见了。”2012级英语专业左同学如是说。

在David 看来,如今很多人过西方节日已经完全背离节日本身意义,以消费购物为主,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这样,认为很多礼物自己亲手做的比买来的更有价值,并始终觉得作为一名讲师,就应该“教学生一课,想学生一生”。学生的成绩好坏只是一方面,而对其积极人生态度、开朗向上人生观的培养才是老师在教导学生时更应注重的,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行为处事方面的能力其实是比较欠缺的,因此David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会适当插入些哲学教育,希望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教一代会思考的学生。

坚守岗位,工作家庭难两全

从事教学工作11年中,David年年超额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由于自身承担着排授课任务,而英语系女教师偏多,普遍会要求一定的课时限额,他则欣然让自己担待得更多些,学院一般情况下一学期规定的课时为210,而David却常常达到400—500。可如此充实的工作体验有时也免不了会产生一定的遗憾。

2012年David的母亲不小心从桥上摔倒在桥下的石头堆上,住院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由于其自身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如果临时请假,并没有哪个老师能接收这么多课,必然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就没有在其母最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尽到子女的孝道。每每回忆起这件事,David都倍感自责,深觉难以启齿。而同样的事再次发生在2014年10月,David母亲因为胆结石比较严重,在医院动手术,需切掉整个胆,这次也同样是由于其教学任务比较重,再次没能赶回去照顾病中的母亲。这两件事让向来乐观开朗的David至今仍然非常内疚,始终觉得愧对自己的母亲。

在科院的校园里,相信不少同学都看到过David牵着“小布丁(David儿子)”遛弯玩耍的场景。没错,他除了拥有“学生之友”的身份外,还是位顾家的“奶爸”。其妻夏蓉老师也是一位在科院任职、认真负责的讲师,“夏老师她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因此陪孩子玩耍等一系列生活上的事一般都是我来完成的。”David苦笑道。手头上工作量较大时,他也时常会把部分工作带回家完成,而此时的“小布丁”就只能默默地待在爸爸身边独自游戏了。

David上传于空间里的晒娃照总是让人联想到其生活里对“小布丁”的宠爱,其实不然,他在孩子面前始终扮演的都是“严父”的角色。David坦言自己对待学生往往更为理解、耐心,而对自己的孩子则缺乏些,相对严厉,认为“三岁看老”,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走对方向,因此所受的约束和惩罚反倒更多。

      知足常乐是David一贯的人生态度,他始终觉得人生不应一味索取,简单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过得很快乐,承认自己容易满足,“我有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儿子、活泼的学生、善良的朋友同事,生活得非常开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乐观的心态常使得他感受得到平常人所看不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