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发言“太客气”说明啥

04.02.2016  18:59

  ●戴先任

  深圳“两会”时,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直言政协委员发言“太客气”,对党委政府一针见血的揭露和批评还比较少。一边是党政领导认为政协委员还不够敢说敢言,也就等于是对政协委员的履职情况并不满意;而另一边政协委员对于党政领导的指责也是满腹委屈,认为不是自己发言“太客气”,而是向政府提出问题时,政府部门总是采取敷衍塞责的应付态度。

  双方对彼此的这种反差态度,并不单纯是一种误解,而是彼此间缺乏沟通所导致的不了解。书记认为政协委员发言“太客气”,让一些政协委员为此感到委屈。他们在行使监督权利时,一些政府部门并不欢迎,也不虚心接受。在言论无法受到足够重视,提出建议就会遭受白眼的监督遇阻的情况下,委员的监督权利也失去效力,极大地打击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无奈只能与政府部门“哥俩好”。同时,也确实存在一些委员不作为,消极履职的情况,不敢于、不善于监督,或是欠缺履职能力,或是无心履职,或是喜欢当“好好先生”,对权力部门唯唯诺诺。这样的委员,就是不称职的委员,辜负了民众的信任与期待。要让双方都能真正进入“角色”,实现良性互动,不会出现现在这样各说各话、互不理解、互诉委屈的尴尬局面,笔者以为要从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一方面要力促委员积极履职,如借鉴广州市政协对政协委员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的做法,对政协委员履职能力进行评估,并公开“成绩单”;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重视委员提出的建议与批评,并加以落实。这就需要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委员监督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与保障,让他们各尽其职,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及增进民众福祉。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