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亚平看望两会记者:互联网深刻改变了新闻格局 要抢夺制高点掌握话语权

27.01.2015  19:59


姚亚平部长鼓励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日报等媒体加快融合步伐


江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龚荣生向姚亚平部长汇报台网融合的情况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月27日南昌讯(记者 陈大圣 摄影 史玉琨)1月27日上午,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亲切看望了参与江西“两会”采访报道的部分媒体记者。他表示,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新闻格局,媒体记者要掌握新技术,转变话语方式,抢夺制高点,掌握话语权,增强传播力和公信力。

  在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会场外,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江西日报、中国江西网、江西发布等媒体布置了现场直播展台,全媒体、多平台地报道会议盛况。开幕大会一结束,姚亚平就来到了展台前,对媒体记者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并与在场的媒体记者围绕新闻报道和媒体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谈“好新闻”标准:正能量、群众爱看


姚亚平部长与参与两会采访报道的媒体记者亲切交流

  姚亚平说,“两会”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报道好“两会”是新闻战线履行使命、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

  “年年做的工作,今年做出了新意,”姚亚平说,大家运用新的手段、新的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做好‘两会’报道,最重要的是传递正能量,回应群众的基本诉求,把党和政府的声音真实客观地告诉大家,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

  姚亚平希望媒体记者再接再厉,在“两会”期间做出一些好新闻。对于好新闻的标准,姚亚平用简单明了的话进行了阐释:“什么是好新闻?正能量,群众爱看。有没有指标呢?有指标,比如4000万人,有3000万人看。


姚亚平部长与媒体记者围绕新闻报道、媒体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

   谈“媒体融合”:仅凭一支笔一个话筒可能不行了  

  媒体融合发展,一直是姚亚平格外关心的大事。“现阶段媒体最重要的事情是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姚亚平说,现在这个时代,新手段、新技术、新理念日新月异,“不去驾驭它,它就会把你抛掉”。

  “现在的记者就跟打仗一样的,都是带着新式武器上去的,不带着新装备、新技术上去,仅凭一支笔、一个话筒,可能就不行了。记者,要当新时代的记者,好的传统和精神当然要继承,但在手段上要有时代的特征,要能够驾驭互联网、驾驭移动互联网。”姚亚平说。 

  姚亚平表示,互联网已经非常深刻地改变了新闻格局和新闻理念,包括新闻方式。“记者如果只能写文字稿,只能写三千字的社论,而微博体、微信体写不来,六七亿人在移动互联网上看,你不写,声音就传不到那里去。

  姚亚平要求,媒体记者要掌握新技术,转变话语方式,抢夺制高点,掌握话语权,增强传播力和公信力。“新闻媒体和记者要快马加鞭,加强学习,努力赶上。以后在网上、在移动互联网上,一定会出来新时代的记者、新时代的编辑、新时代的媒体负责人。

   谈“正面新闻”:做深做细做实讲好故事

  姚亚平说,要把正面新闻做深、做细、做实。“比如说,政策解读要做好,讲的大家要听懂,能够为群众解疑释惑,用新手段,图像,文字、声音,各种互动,把上情和下情结合得很好。

  “正面宣传,要讲好故事。”姚亚平说,到处都有感人的故事,有大故事,有小故事,有点点滴滴的故事,汇在一起,就是时代的强音。“有些记者习惯了走程序,走的自己都麻木了,新闻人自己的那点感动和感触都没有了。”姚亚平说,新闻随时随地都有,就看能不能发现,记者要有一双发现的眼。故事哪个地方都有,上海有江西也有,就看你会不会讲故事。我们的媒体要讲好江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