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园:科学“流言”亟需科普破解

30.09.2015  12:40

  9月28日上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015年9月“科学”流言榜。其中,“女人吃木瓜能避孕”、“用双面胶能从ATM机中粘出钞票”、“兰花放卧室里会让人失眠”、“一家三口吃剩菜致癌”、“儿童定位手表辐射是手机上千倍”等9条网传热门流言进入榜单。(9月28日 新华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更多冗杂的信息随之涌入人们的视野,各种各样的的科学流言迷惑着大众的认知,9月28日上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015年9月“科学”流言榜。这些似曾相识的“老朋友”竟是流言。

  当公众事件出现科学疑问,如何分辨这些信息的真伪?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网络内容存在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现象,特别需要权威人士和专家来发声,科普亦变得尤为重要。

  科学知识的普及是杜绝科学流言发展的根本途径。相关组织应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工作。例如中国科协开展了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工作,目前全国92个国家一级学会已组建341个科学传播的专家团队,聚集了院士、专家4000多人,特聘了341位首席传播专家,开设科普微信的公众帐号,编写科普微信,“及时辟谣,阻拦伪科学谣言,引导网络舆论”,成为了占领网络传播、科普信息化工作和动员的主战场。

  科学知识的普及是遏制科学流言传播的有效途径。当今网络时代,当一个缺乏具体消息事件发生,庞大的网络就会将信息即时传播出去,人们没有渠道去了解事情,无法了解到事情真相,也只能人云亦云。科普在提升人们辨别事实真相的同时,也会理智传播、谨慎传播,主动遏制科学流言的传播。

  科学知识的普及是避免科学流言危害的直接途径。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强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引发核危机。3月16日,由于海盐受到日本核辐射的影响以及轻信吃“”可以防辐射的流言,浙江部分民众于16日下午开始抢购碘盐,随后这股风潮迅速席卷了我国广东、江苏、福建等地区,导致多地食盐脱销,价格猛涨。虽事件已经过去两年,但足以见得科学留言的危害,如果大家真是了解核辐射的科学常识,就不会出现这样荒唐的一幕。我们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直接发声,告诉民众科学根据。

  想要遏制科学流言飞奔的脚步,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利用各种传播平台主动公开真实可靠的消息,政府应制定合理应对办法,建立相应的预防机制,用最短时间公开信息科学辟谣,营造绿色科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