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影视创作最缺乏的是尊重

17.03.2014  21:40

  近日,宋丹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拍戏不是拍剧本”的观点。编剧宋方金发表长微博,直指主演宋丹丹片场随意改戏、将个人凌驾于角色之上等做法。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如果把争论引向“拍戏要不要剧本”,显然犯下了方向错误。一个演员真的认为自己不需要编剧,那就是自狂得自残了。宋丹丹在最新回应表示,“我从来没说过拍戏不用剧本”。也证明了这一点。

  剧本很重要,但没有不可改的剧本。这一段时间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大热,很多人就此说事,认为韩剧很重视剧本,编剧很有话语权。这是确凿无疑的。但韩剧的剧本也并非不可更改。一个细节可以证明。韩剧有时会就剧情走向征求观众意见,最终的结尾甚至是“观众说了算”。这是讨好观众的一种做法,这也说明剧本并非不可更改。更何况有些演员确实很有才华,在拍摄中有自己的思考、思想,适当更改剧情乃至台词,实为锦上添花,改改又有何妨!

  问题在于,改到底是基于什么?如果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就是一种歪风,由此支撑下的剧本,无论改与不改,都是问题。这里,关键是一个尊重问题。首先是编剧和演员的相互尊重。创作是很主观的,不可能制定一个规范,明确一个剧本,可以改多少不可改多少。只有编剧和演员相互尊重,才能取得最大公约数。

  其次则是对观众的尊重,这也是最大的尊重。改与不改,都应该基于把戏拍得更好。现实中,一些演员甚至编剧,对观众缺乏基本尊重。一段时间以来,清宫戏跟风,“抗日神剧”横行,都体现了这一点。所谓职业编剧和职业演员,职业应该包括精神和能力两个层面的意思。“作为一个职业演员,应该尽量去理解人物、塑造人物,而不是让人物来适应她。”——这就是能力,而在精神上应该学会尊重两字,尊重这份职业,尊重面对的观众。如此,现象级作品也就不必只看外国了。

  尊重是最宝贵的品质,影视创作最缺乏的就是尊重。尊重不是先天而来的,需要多方培育,讨论正是一个生成方法。从这一意义上说,影视创作需要这场大讨论。无论双方观点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心平气和,能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双方学会相互尊重、共同尊重观众。 乔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