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守住绿水青山享生态红利

09.03.2015  11:59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江西,历年来在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呵护青山绿水。如今,生态成为江西最大的优势,绿色成为江西最亮的品牌。本报今起推出“青山绿水蓝天——生态文明的江西样板”系列报道,将目光聚焦江西的生态保护。

绿色GDP”让婺源旅游走上“快车道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到走上央视银屏、现身QQ登录界面、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婺源成了世人皆知、有口皆碑的“美丽乡村、梦里老家”。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人点名表扬,在发展与生态保护中,江西的婺源和山西的平遥是做得比较好的。那这个“中国最美乡村”到底是如何保护生态的呢?婺源人又是如何分享到“生态红利”的呢?

婺源旅游为何能这么火?“中国最美乡村”又美在哪里?在我省知名旅游专家黄细嘉看来,婺源之美,就是美在生态与文化的珠联璧合,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婺源旅游之所以长期红火,关键在于持续追求“绿色GDP”,在发展与保护中实现齐头并进。

生态是自然对婺源的馈赠,婺源率先在全国创建了193个自然保护小区,完成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0万亩,封山育林180万亩,绿化公路500多公里。2009年以来,婺源还在全县范围内十年禁伐天然阔叶林。如今,婺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2.6%,成为亚洲越冬鸳鸯最多的地方,绝迹近一个世纪的珍稀濒危鸟种黄喉噪鹛在这里繁衍生息。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婺源深入实施农村面源污染“十大整治”工程,努力做到“十个全部”:全县1487个自然村全部聘请保洁员;全县3000多家农家乐全部建设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所有绘画写生景点全部要把油彩污水集中处置;所有矿山全部进行环境恢复治理;所有被纳入保护范围的古村落、古建筑全部不允许擅自改建拆除等。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了守护安宁旖旎的田园风光,婺源月亮湾景区谢绝了投资数十亿元的旅游休闲度假开发项目。婺源生态工业园对有污染的企业也一律说不,近年来,关闭近200家高耗能污染企业。了解内情的人无不夸道:虽然婺源在招商中看似放弃了数十亿元的投资,实则掘到了科学发展、保护生态的“另一桶金”。婺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纷至沓来,5年来游客增长都达20%以上,在2014年,婺源县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两个主要指标更是分别增长27.4%、27%。

婺源县旅委的相关负责人称,婺源旅游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首个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在婺源县2015年经济工作会上,婺源县县长费长辉表示,“‘建设一个最美、打造两个第一’(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是婺源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婺源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继续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