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作者流潋紫:一边教书,一边创作

25.05.2015  16:20
原标题:《甄嬛传》作者流潋紫:一边教书,一边创作

对少年来说,写作给他们带来了自由和快乐,这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

同样,对第三届新少年作文大赛的颁奖嘉宾而言,写作也给他们的人生轨迹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没有写作,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或许只是贵州知青队伍中一名普通的知识青年;著名作家、《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毕业后很可能会做个程序员或商人;著名编剧、《甄嬛传》作者流潋紫也无法体会到一边教书、一边创作的酸爽人生。

这或许就是写作的魅力,它让人生变得丰盈、饱满,给人以与众不同的人生体验。但写作同时也会带来许多困惑和迷茫,对这些正在成长的少年而言更是如此。写作是否一定需要进行想象?阅读哪些书籍有利于文学创作?这些都是他们非常关心的话题。

作为本届大赛特别设置的环节,两位教写作的人——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蒋军晶,杭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高利,和三位从事写作的人——叶辛、南派三叔和流潋紫,当场来了一次头脑风暴,一起谈谈青少年写作的那些事儿。

困扰一:

不受考场作文欢迎的想象力,是否要坚持?

本届作文大赛的决赛题目,是由科幻作家刘慈欣出的——“给二十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和“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二选一)。

这两个题目还真难倒了一些学生。有选手说,自己平时比较少看玄幻类的文学作品,所以写不出来,只好早早交卷。赛场外,有家长也很焦虑,说自家孩子很喜欢写写实类的作品,而且认为这么大的孩子已经不需要写想象类的作品了。

针对这个现象,蒋军晶就想象力和写作的关系,向三位作家发出了提问——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要不要写大量想象类的作品?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下,孩子的想象力是否在萎缩?

流潋紫不仅是作家、编剧,还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初三语文老师,兼具教作文和写作文,双重角色。她在教书过程中,也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家长认为想象类的作文在考场上不受欢迎,不容易得高分,所以就鼓励孩子多用写实的手法。

但作为一个老师,流潋紫对孩子的写作风格并不限制。“想象类的作文写得好,那是往李白浪漫主义的方向走;写实类的作文写得好,那是往杜甫现实主义的方向走。不要去考虑是否受欢迎,而是你喜欢写什么,并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南派三叔则直言,中国所有的中小学生作文,都是想象类作文。学生在写一个写实类题目时,很少完全把它当做一个写实类题目去写。“比如今天帮助了谁,做了什么事情,其实都是靠想象。”既然都是想象类作文,作家的能力就在于,如果他想让读者觉得是幻想出来的,那它就是幻想出来的;如果他想让读者认为是真的,那它就是真实的。“文字的魅力就在这里。

教高中学生写作的高利非常认同南派三叔的看法,他说其实考场作文也需要想象力。老师在改卷、打分的时候,也允许学生发挥一定的想象。

叶辛自称是个“写小说的”,他说小说有两个要素,其中一个就是想象艺术。但中小学生的想象,叶辛觉得还是要从现实出发,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像这次决赛的题目,选手们就可以“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发挥。

困扰二:

那么有限的阅读时间,到底该用来读些什么?

在采访获奖选手时,很多同学都表示,阅读是他们写作的积累。只是在阅读这件事情上,老师、家长和孩子总存在一些矛盾。就像蒋晶军说的,孩子们总是不可遏制地、谁也无法阻挡地去追逐流行小说;但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阅读时间有限,总是希望引导他们去看自认为更有艺术情怀和文学水准的读物。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呢?

三位作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很一致:让孩子自己去挑选喜欢的书籍吧,家长不需要做太多限制。

流潋紫回忆自己读小学、初中时,琼瑶和亦舒的小说在学生中最流行。在老师和家长看来,这些谈情说爱的小说绝对是应该禁止的。但当她现在改编琼瑶的小说时,对作品已经有了新的反思和认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读过的作品有所反思,这其实也是一种阅读,也是一种成长。

南派三叔犀利地向现场家长发问:父母自己看过多少书?如果父母自己的阅读量很小,仅仅把网络上热传、教科书里列举的书单推荐给孩子,那只是在充当搬运工和监工,是毫无价值的。“况且,现在的流行文学,指不定将来就成为经典了呢。

那作为一名阅读量非常大的家长,南派三叔又是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阅读呢?三叔说,他基本是按照孩子的年龄层次来指导,“如果他现在就开始读《水浒》,我反倒觉得有点问题。

叶辛则以电影为例,世界上的电影很多,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不间断地看,也看不完所有的电影。书籍也是一样,一个人不可能读遍世界上所有的书。

古人有一句话,叫博览群书。博览群书的意思,就是在青少年时期不要限制他,让他方方面面的书都读。”其实,孩子在“博览”的过程中,会主动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书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