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淘来的文凭”拷问网络监管生态

24.02.2014  18:47

  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查分平台刚刚两天,网上就出现了销售所谓“四六级成绩单”的商家。个别卖家宣称可以提供“定制服务”,分数随意填,价格可以砍。对此,相关网站客服表示,暂未接到此类伪造证件的投诉。(2月24日新华网)

  网络来了,冲走很多现实需要动手、动脑、动嘴、动腿的繁琐,造就了一批宅男宅女,在一定程度了让手指和银行卡代替了一切,让一切变得简单又慵懒。尤其是青年人,在网络买点东西,的确很方便,有人送货上门,在享受服务之余,又有点拚弃隐私的小惊喜。但也不能完全忽视这种畅通无阻、清浊同流带来的危害,毕竟“淘宝”关键在于“”,正好比古玩人的“捡漏”,卖不卖在我,买不买在你,眼力见儿不行,还能怨谁?当然,随着大众网民的集体发声,网络打假也一度兴起,但是仅靠网络自行的清理,力度显然不够,网民反映,也往往缺乏足够的证据,最终被搁浅,再有就是监管,等你找查证据时,罪证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当今还有一种情况,正是借用了网购的监管难、证据不易查等特点,有时候售假买假你情我愿,更是让这些非法网购如鱼得水,如此浑浊不堪,再不清理,怎么得了?推行洁净网购关乎社会你我他,更是相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网购打假,不能因难折戟。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网络监管”的变化,形成强大互动,才能让网络真正服务社会发展。

  网购是个新生事物,但却以百倍千倍的力量冲击着当今商业模式,其中更是分离出了电商一个独立群体,负责着独立运行网络众多人群的需求。买卖需求,公平是最大的原则,自愿是既定的交易规则,假货有市场,这不仅在网络上,更广存于现实商业的各个角落,大体分为以假欺人、以次充好和明知售假自愿购假三种类型。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去年淘宝网和天猫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但假货在淘宝网屡禁不止,在淘宝举起打假大锤抡向那些售假商家时,动辄清理出网,永久封号的大环境下,还有很多商家依然以终不悔的勇气,去兜假售假,这其中绝对是一个利字当头,不排除一些隐晦的沟通的你情我愿。相对于现实中的有地址、有执照的销售,网络有着无可比拟的漏洞,在这鱼龙混杂、成千上万的网络中鉴别真假、逐个击破,不仅要有人员的投入,还有必须保证充足的时间,目前全国各个工商部门和质监部门针对这方面的情况保障还比较薄弱甚至刚刚起步,打假方式单一、取证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一度陷入窘境。2013年12月大学英语四六级查分平台刚刚两天,网上就出现了销售所谓“四六级成绩单”的商家。他们打着提供“定制服务”,分数随意填,价格可以砍的幌头,“办个性荣誉证书聘书四或六级奖状”,点开一家随意查看,居然该产品已经有至少247次交易记录,大多数买家在评分系统中简单点击了“宝贝同描述相符”一项,这让我们情何以堪,难道这就是新形势下的你情我愿的另一版本?如果用这样的东西应聘成功,如果当老师会贻误多少学生,如果这样的人应聘成功相关事业,也许造成程度不等的损失,即使不能成功,无非就是换下一个单位而已,违法成本几乎为零,这难道是网购文凭的优势?但愿一切都是少数。

  网购打假,是消费者、网络交易平台、管理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新问题,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需要。诚然,网络时代,好处坏处兼具,但我们还应积极的从善如流为上策。消费者,就要维护自身权益,做到坚决杜绝购假,举报售假商家,让他失去网络空间,这是其一;网络交易平台也要加强自律意识,提高准入识别,积极应对投诉处理,让商家有所顾忌,这是其二;作为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的同时,加大执法打击力度,探索构建抽检商品机制和商品评价公开化情形,把评价权收归职能部门,把投诉权留给网络和职能部门共管,把建议权公开社会,只有三者合一,才能让虚假商品无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