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第二季度“文明餐桌”行动督查结果出炉

05.07.2014  10:59

  记者昨日获悉,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市创建范围内小餐饮店整治成果,督促各城区持续抓好小餐饮店整治工作,7月1日至2日两天,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市创建办、市文明办组成联合督查组,对东湖区、西湖区、红谷滩新区共18家小餐饮单位实施了督查。

  据了解,6月9日全市取消小餐饮类项目审批环保前置审批条件后,各区分局根据有关要求,依法为本行政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无证小餐饮店办理许可审批成效显著,所抽查到的18家小餐饮单位均证照齐全。在具体做法中,东湖区、西湖区做到了将证照、量化分级公示、文明餐桌倡导语、“五病调离”制度、“三不四主动”承诺、禁烟标识等制度规定信息,有机浓缩成规范的公示牌,既保证了店内公示达标,又杜绝了店内张贴混乱、保证店面美观。

  经过督查发现,此次督查的小餐饮店持证率都达到了100%,食品安全制度和“五病调离”制度均能张贴于店内醒目位置。督查的小餐饮店量化分级率也达到了100%,公示牌上对店内的量化等级、添加剂使用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安全管理员都进行了公示,为公众监督提供了平台。此外,文明餐桌倡导语、控烟标识张贴情况也较好,店内均能张贴摆放文明餐桌倡导语、控烟标识,且设置了控烟劝导员,所督查的店内地面均无烟头且未发现吸烟人员。

  通过督查,督查组人员也发现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个别小餐饮店对新招入的从业人员管理不严,未及时办理健康证;抽查的红谷滩新区小餐饮店的“三防”设施不全,个别店内目测有活鼠、活蝇,病媒生物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店内都配备有消毒设施,但个别店内存在配备的消毒设施不能满足需求,消毒设施未启用或消毒记录不全等问题;餐厨垃圾未设置专用收集桶。少数店内未配备餐厨垃圾专用收集桶或者专用收集桶未加盖。

  下一步,对存在的不足,监督部门表示将跟踪抓好整改。(记者 沈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