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江财】龚涛:保送央财的励志哥

24.02.2017  00:41


人物简介:龚涛,男,1994年5月出生,九江市都昌县人。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2017届毕业生,中共党员,现任13金融4班班长。历年获得3次优秀团干、2次三好学生、1次学习标兵、2次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第五届中金所杯全国二等奖、工行杯省优秀奖,担任3项校级课题负责人,通过第五届央财卓越金融夏令营选拔被保送至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攻读金融专业硕士学位。

选择不了出身   但我可以积极地生活

龚涛小时候一年到头最盼着的就是外出打工的爸妈回家过年,虽然他知道没多久又要双眼噙满泪水目送他们离开。记忆中爸妈总是选择在天刚蒙蒙亮时离开,迷迷糊糊时枕边总会留下妈妈的耳语:“乖,爸爸妈妈过几天就会回来”。大人的话,他总是傻傻地相信,而每次想爸妈的时候,他就搬着小凳子坐在门口久等。由于家庭贫困,他常常陷于半饥半饱状态,眼看着小伙伴们长得又高又大,自己却总是一副永远长不大的样子,这是他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随着年纪逐渐长大,他发现爸妈也在渐渐变老,他老想着自己必须早点学会承担。 4年前的那个夏天,从小就没让爸妈操过一份心,红红绿绿的奖状贴满墙壁的他,高考却意外遭遇滑铁卢,他以刚刚踏线的成绩被江财国贸学院录取。虽然这是调剂录取,内心充满不甘心的他还是感恩江财,感谢在人生关键处和她相遇。

大一那个暑假,他独自一个人来到了深圳龙华富士康。上夜班最困得时候, 他总是能想起母亲加班到凌晨4点的背影。做了40多天,挣了3000多块钱,他盘算着这可以让母亲少加100多个夜班。到了大三,他兼职做起家教。每次要转两趟车去做家教,他开始羡慕那些有周末的同学了。“选择不了出身,但我可以积极地生活,努力奋斗,我要兑现小时候立下的为父母撑起一片天的誓言”。他始终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芒,苦难挡不住坚强者的脚步。

学校给我机会   再苦再累也要抓住

回想准备转专业的那段时光,仍历历在目。大一一年,他收获了深厚的友谊。但由于对金融专业的向往,同学们的挽留也没能阻止他转专业的步伐。 他永远铭记那年的那个五月,一边排练四个精品班会节目,一边忙着转专业复习考试。因为知道自己就要离开,他要给同学们留下一点回忆。也许是因为大一刻苦努力打下的基础,让他的“金融梦”梦想成真。转到金融后顺利拿到国家励志奖学金,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偷偷地给爸爸买了个手机。从小到大,这是他最开心自豪的时刻之一。

刚开始到金融学院,他感到自己好像重新回到了大一。刚刚转学,面对着这个大家已经彼此非常熟悉而只有自己觉得陌生的班级,他就像一个渴望关爱的小孩拼命地往里面挤,初始主动去各个寝室搭讪,继而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对同学的求助,能帮的忙绝不含糊。在大二下竞选班长的时候,他以几票之差,担任了副班长,再后来到了大三下学期当选了班长和下班党员。为了能服务好班上同学,他可以中午不睡觉赶材料,可以晚上零点断网了还用流量分享就业考研干货,可以为了班上同学的求职就业去找领导老师寻求帮助。胡书记对他的殷切嘱托,激励着他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雨果说: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能够以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一直是他的愿望。他可以在满满当当上了五天课后,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演唱最拿手的《千山万水》:“梦与希望在飞,咸咸的汗水,你我同个世界”;他可以大三了还参加主要招募群体为大二学生的南昌SOS儿童村的义务支教,当面试的学长问他为什么要参加,他说他自己做了10多年的留守儿童更理解他们,没有爸妈的爱,他可以把他的爱给小朋友们。

不为失败找借口   要为前进找理由

随着专业课的学习深入,他对学术科研活动逐渐热衷起来,2015年和2016年他接连成功立项两项科研课题。他永远记得去赣州调研发放问卷时那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但人生贵在尝试与坚持,什么事情都有第一次,作为组长,他更不能放弃,最后他们还是圆满完成了400份问卷的发放回收任务;大三开始涉足论文的写作,在准备论文《政治关联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时,因为涉及到建模,因为还未上计量,所以他到经济学院去蹭了一个学期的课程,基本上掌握了EViews的操作,这是他一周除了周末以外唯一空下来的时间;在学习《公司理财》这门课程时,对其中的可持续增长问题有着深厚的兴趣,他一边通过各种途径和老师聊这个问题,一边泡图书馆期刊室,最后顺利发表第一篇论文《浅议企业的可持续增长问题》。虽然都是一些小问题,但看到自己一些独立的想法形成了文字,内心还是非常地激动。在科研的路上,他说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被称为“舒妈妈”的舒海棠老师,他依然记得第一次找她指导课题时,她那和蔼可亲的模样;另一个是院长大大,从他的耳提面命中,龚涛了解到了自己思考问题的局限性和思维的懒惰。他不知道未来自己能走多远,但对于老师们的教诲,他会永远铭记于心。

龚涛说到他的保研之路,有太多的感概。他没想过四年前那个通过调剂进入江财的人能够做到当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记得大一时上外教课,由于教育环境的差异,他的发音非常有问题,被外教盯了一个学期,说他是一个 not good student。他没有被外教的责骂而自暴自弃,为了改善发音问题,他就每天傍晚去蛟湖边大声的朗读,边听边训练,就这样默默地坚持,到了期末,他终于获得了外教的赞许;记得刚转专业到金融来,专业课内容太多,有点跟不上,大二第一个学期加权排名一下落了好多,但他没有找要修的学分太多,精力不够的借口。为了把成绩赶上来,他总是早早地来上课,雷打不动坐第一排,翻开他的国际金融的课本,密密麻麻写满了上课的笔记,晚上上完3节课后很多人是直接回寝室,而他是直奔图书馆去消化老师上课的内容,或者是去预习下一堂课;每天听着图书馆最后一遍铃声的响起,迎着地上昏暗的灯光,从图书馆走回寝室,这样的片段,记忆中好像很多很多。为了准备中金所杯竞赛,他可以每天画着期权收益结构图,与烧脑的计算题死磕,亲身体验算题算到崩溃的感觉。他很喜欢《真心英雄》这首歌的歌词:“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从江财到央财,不止是18个小时的车程,他觉得更像是一次追梦的旅程。夏令营申报时,因为学院以前没有保到央财金融学院的先例,谨慎起见,在问他选择硕博连读还是金专时,他选择了后者。夏令营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感觉很漫长。望着身旁清一色的985等名校的优秀学子,他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笑脸相迎,面对辅导员布置的任务,他第一时间积极响应。他时刻谨记在这里,他就是江财金融学院本科生的代表,他要展现信敏廉毅的江财学子风采。最后在返程火车上收到拟录取短信的那一刻,他内心暗暗地说:“我做到了”。

令人欣喜的是龚涛所在的14#603寝室,在今年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他的3名室友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保研绝不是终点,正如班主任凌爱凡老师教导的那样,他要继续去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学术工具和看更多的书。时间将过往的努力留给历史,也将美好的希望展现眼前。站在新的起点上,他会一步一个脚印,心怀感恩,砥砺前行!(图文/周洪      编辑/刘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