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品课】走进园林 倾听自然

09.06.2015  21:16

生命科学学院的杨凤梅老师《园林艺术》课,是同学们都很热爱的一门课程。因为我们感受得到老师讲课的用心,便也会用心听课。杨老师上课总是声请并茂、深入浅出,我们在《园林艺术》课中总会被古代中外园林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

课前,杨老师都会以提问的方式激发我们主动思考和参与课本;课后会布置相应的练习让我们去完成。或许是我们这代人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即使在现在相对轻松的大学课堂上,我们仍然习惯杨老师这种传统严厉的教学方式,并且对我们很有效果,我们最熟悉的教材莫过于此——《园林艺术》,大家对这门课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很扎实。

杨老师的PPT教程上会将课本上生涩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句和漂亮的风景图片,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不同园林建筑的风格和意义。

杨老师除了讲解书本上园林艺术的相关知识,还会带我们走出课堂,走进校园中的园林,引导我们用专业的知识来观察我们所生活的象牙塔中的园林建筑风格。记得有一次上户外实训课,天气闷热,没有一丝风吹来,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同学们都有些抱怨,期待已久的户外课让这闷热的天气搅得兴致索然。而杨老师观察到这一现象,她先面带微笑温柔地安抚同学们的情绪,然后每到一处,杨老师就找准时机,引领我们去主动欣赏和发现美,并要求大家用专业术语生动的表达出来,大家热情渐渐高涨,在学习中渐渐忘记了燥热,那堂课至今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在我们的眼里,杨老师不仅仅是任课老师,她还是一位关心学生,善解人意的长辈,她在课间休息时总会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情况,不管是在园林知识还是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杨老师总会耐心的为我们答疑解惑。

杨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园林的存在不光是为了人们观赏和游玩。一座园林建筑的存在还代表这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甚至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寄托。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仅是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了解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并把其融合到我们所构建的园林里面去。只有这样,园林建筑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艺术。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构建一座别具一格的园林,而这个引领我们巧妙构思的梦想建筑师就是我们敬爱的杨凤梅老师。因为有了杨老师的细心教导,我们认识了园林艺术,走进园林艺术,沉醉于园林艺术的魅力中。园林艺术本身所赋予的含义,便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