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学子迎战"就业季" 普通本科生成"夹心层"

21.10.2014  09:55

  高校毕业生人群中素来也流传着“金九银十”的说法,九月迎新的热潮尚未消散,有求职意向的大学毕业生们早已蠢蠢欲动,想趁早谋得一份如意工作。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被称为是继去年“史上最难就业季”后的“史上更难就业季”。据统计,江西2014届高校毕业生达到25万,创下新高,加上历届未就业毕业生,总量压力更大。今年江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数据

  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5.82%

  据统计,江西2014届高校毕业生共计245684人,毕业生就业总量继续高位运行。为确保就业率的真实性和公信力,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共提供208685名毕业生就业信息,委托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进行第三方核查,核查人数比去年增加12622人。经过核查,江西2014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5.82%,同比提高0.24个百分点。

  记者获悉,江西2014届高校毕业生在省内就业的人数是104498人,占已就业总人数的49.56%。就业人数排名前三位的设区市分别是:南昌市48960人,赣州市12818人,九江市9148人。其中,在省内就业的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分别有88.46%、68.17%、50.6%和42.15%选择在南昌市就业。

  江西2014届高校毕业生在省外就业的人数是105147人,占已就业总人数的49.87%。就业人数排名前七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27113人,浙江省18269人,上海市9652人,江苏省8306人,福建省7833人,北京市3766人,安徽省3750人。

   现状

  经验不足影响就业

  记者在高校走访中发现,多数受访大学生认为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好工作不好找。他们认为,工作或实习经验不足是求职中最大的问题,也最希望得到职业生涯的规划咨询与指导,而多数人选择单位时最看重工作单位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很多公司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宣传声势浩大,但最后招进去的人甚少。加之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这就增加了就业难度。” 南昌大学的大四学生小魏告诉记者:“当你拿着简历走出校园时,你会发现其实好多和你想的都不一样。这时候你就不得不做出转变。其实我一直觉得找工作就像谈恋爱,是个互选的过程。在你选择单位时,你会对这个公司、行业等了解更多。同时通过对方的选择,你更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比如你适合什么样的企业,究竟想要什么……

   普通本科生成就业“夹心层

  从江西发布的全省2014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状况以及本、专科就业率前十名专业“榜单”可以看到,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5.32%,低于博士、硕士、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各层次毕业生中排名最低。同时,在江西2014届高校本、专科就业率前十名专业“榜单”中,一些报考火爆的经济、建筑、土木工程、生物、交通、机械工程等“热门”专业均榜上无名。

  “就业难,归根结底就是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省内一高校多年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程宇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程宇认为,过多的本科院校都以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主,但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是技术型人才。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一个白领岗位常常成百上千的人竞争,而一个技术型的工作却鲜有人问津。这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尤其尴尬,在学者眼中,普遍将其视为“夹心层”。“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程宇表示,院校转型,也成为当下不少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心声。

   分析

  选择专业不能只看就业率

  与此相映证的是,在教育部公布的近两年全国和分省的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一些报考热门专业如食品卫生与营养学、生物科学等15个专业为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榜单中,电子商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动画等堪称是近几年颇为时髦的专业。一方面是“热门”专业就业遇冷,另一方面则是很多高校申报设立新专业的热情不减,这种反差引人深思。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填报志愿时,仅有一小部分人了解所选专业,多数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程宇认为,高校公布的就业质量报告对报考志愿、考生人生规划无疑是有帮助的,但考生和家长是否就可以直接依据这些数据来挑选所谓的“热门”专业呢?程宇认为,相关的数据也只是作为一种参考,并不能代表4年之后的就业趋势。他认为,选择专业要结合自身兴趣、专业实力强弱、职业理想以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能只看就业率。

   应对

  政府

  百亿贷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记者获悉,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江西今年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

  “将继续筛选1万个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落实1万个大学生见习岗位、推荐提供1万个适合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公益性岗位、开展1万名应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技能培训、用三年时间扶持1万名大学生自主创业。”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西还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收费政策进行调整,将原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服务费收费项目改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综合服务费,不得向学生个人收取。发放100亿元贷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此外,江西对困难毕业生“一对一”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同时,对家庭困难和残疾人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全省有3685名毕业生获得每人8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总金额达294.8万元。

   高校

  把招聘会“搬进”校园

  全省各高校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和安全就业,江西为2014届高校毕业生共举办各类招聘会7230场,参加招聘的用人单位有20585家,提供的岗位有607442个,每个毕业生平均可获就业岗位2.5个。

  10月份以来,大学生进入了求职的高峰期。10月18-19日,华东交通大学举办的第四次IT企业专场招聘会为毕业生当起了“红娘”。据悉,江西多所高校把招聘会“搬进”校园,针对对口专业,搭建企业和毕业生的供需平台,让学生在校园里即可签约。

  来源:信息日报 记者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