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峰:春晚不“好看”,因为少了“海选”

01.03.2015  04:38

  2015央视春晚节目到底好看不?有的叫好,有的说不好,众口难调啊。总体来说,还是有好多节目受到欢迎,例如潘长江和蔡明的小品《车站奇遇》,刘德华歌曲《回家的路》,还有老毕率《星光大道》众弟子上台,还有金碧辉煌的背景、似真似幻的舞美特效。

  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在网上抱怨说,有些节目非常无聊,有的节目贬低了女性。春晚老面孔冯巩也难逃被网友吐槽,春晚小品《小棉袄》播出之后,就有网友指出,这个作品和日本喜剧组合“UNJASH”的作品《荞麦面店员和未婚夫》非常相似。这样的批评并不少见,春晚和美国奥斯卡金像奖一样,之所以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与观众的集体吐槽是分不开的。

  受到网友一致赞许的节目无疑是反腐题材,今年春晚出现三个反腐节目,讽刺及批判力度突破了春晚过往30年的尺度。反腐节目确实接地气,有生活气息;确实形象生动,敢于讽刺不良现象,勇于刺贪刺腐。反腐题材在春晚上的“脱敏”,正说明了反腐已经成为民众关心的热点,人民拥护的焦点,党和政府坚定不移推进的重点。

  今年春晚可以说在新媒体领域真正实现了质的突破,网络直播时引入“弹幕”模式,给观众实时评论的体验,这就是摆明了不惧网友“吐槽”的态度。但是“弹幕”毕竟属于事后诸葛亮,应该提前请观众介入,由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建议,以此作为节目评审的必要一环。

  观众提前介入采用什么方式呢,这个很重要。应该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文艺观的大前提下,海选和专家评议相结合,掌握好标准和尺度。不可能是每个观众都参与,一是没有现实可能性,二是节目提前走光,失去了神秘感和新鲜劲。

  海选春晚节目必须设计一个合理而有效的机制,可以从北京地区和全国其它地区挑选不同年龄、职业、性别、民族的观众,参加春晚节目的初评。一定要在初评阶段就介入,这样就能保证各地各演出单位选送的节目得到相对公正的待遇,也适合电视观众的胃口。参加海选的观众人数以200以内为佳,而且每年的海选“评委”都不要重复,由全国观众主动报名,中央电视台再拟定标准选出,这样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兼具代表性、公平性。

  海选,不是一切跟着受众心理走,它应该是选拔春晚节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前提是保证艺术源于生活,反映社会现实,展示国家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全社会形成新的文化风气,有利于社会氛围更加和谐。海选的目的是,让春晚节目既批评阴暗面,又充满正能量,也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年节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