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教育教学改革专题报告会

19.01.2014  19:45

1月18日,学校举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专题报告会。(周小青 摄)

  江中新闻网讯(记者 张安然)1月18日,学校举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题报告会。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乔延江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教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评估所杨天仁研究员及我校党委书记刘红宁教授作了专题报告。各位专家的报告精彩纷呈,极具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为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方法和理论指导。

乔延江教授:变革大学之人才培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乔延江教授作题为“变革大学之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张安然 摄)  

  乔延江教授的报告观点明确,主旨鲜明,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大学人才培养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当前国家与社会经济进入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在全球教育思想不断变革的形势下,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

  乔延江从变革大学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观的几个关键问题、学习模式的比较、我国模式的三大弊病、教学模式的转变等与大家一起探讨大学人才培养。他从教师地位、大学地位、人才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细致分析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的转变。他指出,教师的地位实现了从训导、领导、指导到伙伴的转变;大学地位经历了从传播、创新、服务到社会化的转变;人才标准发生了从传教士、科学家到领导者的转变;教学模式方面,大学教学由收敛转向发散、由解题转向解决问题、由被动转向主动、由训导转向激励。对于教与学的关系,乔延江强调,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胡鸿毅教授:MOOCs背景下的中医药课程设计与教师的角色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教授作题为“MOOCs背景下的中医药课程设计与教师的角色 ”的专题报告。(张安然 摄)

  胡鸿毅教授的报告主要从学习的目标、网络学习的设计和教师的角色三个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MOOCs背景下的中医药课程设计理念与教师的角色定位。

  学习目标方面,胡鸿毅指出,在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胜任力的培养。就中医药院校而言,一是要落实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突出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培养,突出重点环节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突出教学资源建设开放水平,对教学改革方案与成果进行深入梳理整合;二是要通过梳理、凝练,各院部要教学工作形成特色;三是要落实具体课程学习目标和教学策略;四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继承创新,强化素质能力,突出知识交融,促进个性发展,努力造就现代中医药人才;五是要不断强化中医特色人文通识教育及临床思维及中医传承训练,注重培养思考能力和写作与沟通能力。

  网络学习的设计方面,胡鸿毅着重阐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PBL学习模式及中医开展PBL的优势及重点;二是网络学习交流平台的搭建与思考。

  教师角色方面,胡鸿毅指出,大学教师应实现从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到学习的同伴的转变。他强调,要成为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有高度人文精神、良好的教学科研及演讲能力,敢于承担传递知识和激励人生的重任。同时,胡鸿毅着重分析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并解释了有效教师的概念。他指出,医学院校有效教师所具有的理想人格,应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学生的人格,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价值的定位。

杨天仁教授: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评估所杨天仁研究员作题为“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的专题报告。(张安然 摄)

  杨天仁的报告主要阐述了开展校本研究及高等中医药院校校本研究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剖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发展面临的任务,并提出了三个“”——要知道我是谁、要清楚我在干什么、要明确为什么而做,为我校推进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具有很强的启发作用。

  杨天仁强调,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的命题对当今高等院校全面深化改革意义重大,加强校本研究与促进教师发展有利于树立 “校本意识”;有利于学校和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有利于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的重心下移;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素质;有利于教育教学研究回归实践;有利于教师成为教育研究的关键力量;有利于学校建立学习、合作、交流体系和推进校园文化探索;有利于促进学校开放式发展。他指出,高等中医药院校校本研究主要包括教育形式的变革、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科体系的发展、学科属性的论争、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杨天仁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更加重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教师能力发展,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刘红宁教授:培养高素质人才 建设中医药名校

我校党委书记刘红宁教授作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 建设中医药名校”的专题报告。(周小青 摄)

  刘红宁的报告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简练,全面剖析了我校创新的教育理念,回顾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改革的实践历程,拉开了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序幕。

  报告伊始,刘红宁通过国家目标与学生需求两个方面,辨证分析了学校任务的关键所在,提出了“学校的任务是帮助学生获得能有好终点的好起点”的重要论断,重点阐发了赢在终点的创新教育理念,深刻阐述了我校“惟学、惟人、求强、求精”校训精神的深层次内涵,为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

  刘红宁结合我校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改革的实践历程,从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教学规范、课堂模式等多方面、全方位阐述了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系统设计,使全体教职工提高了思想认识,坚定了努力方向。基础素质培养探索方面,刘红宁以双惟实践班为例,从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角度介绍了双惟实践班的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和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刘红宁介绍了科研实践班的培养方案、人才模式和具体措施。他指出,科研实践班自创立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完善,指导教师的带教水平显著提高,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初步构建,学校影响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不断推广;课堂教学规范方面,刘红宁着重阐述了教学方案设计书的指导思想,介绍了教学方案设计书的具体内容,并以教学标兵为例介绍了教学标兵评审的指导思想、程序和特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刘红宁以计算机学院“主动式”教学为例,汇报了我校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责任编辑:张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