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我温暖的港湾

07.06.2014  12:52
  “生活困难不算什么,咬咬牙,节省一点,就过去了。”   “父亲是我唯一的亲人,父亲没了,我就没有家了。”     “学校是我温暖的港湾。

  他叫夏坤,是南昌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13级的一名学生。相依为命的父亲病重垂危,这一消息压垮了他所有的坚强和乐观。幸运的是,在突如其来的打击面前,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说:“学校是我温暖的港湾。

谁来照顾你,我的父亲     在旁观者眼里,生活给予夏坤的磨难真是太多太多。八岁时,母亲因先天性心脏病离世,在外打工的父亲先后连遭工厂事故、车祸而留下严重后遗症。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对夏坤而言再合适不过。父亲长年体弱多病,夏坤不仅要照顾父亲和自己,还要为生计操心。从中学起,他就利用寒暑假打工赚学费、生活费。他坚强地生活,刻苦地学习,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学校、社会的帮助下,在2013年顺利的走进了大学校园。     大学里,他靠助学贷款、贫困生助学金和打工赚来的钱自力更生。在同学眼里,他从不怨天尤人,“夏坤平时很开朗,兴趣爱好也很多。”而在他心里,生活的贫困更算不了什么。“生活困难不算什么,咬咬牙,节省一点,就过去了。”他坚强、独立、乐观得让心疼,“夏坤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他的辅导员这样说。     上天仿佛从未体恤过这个困苦的家庭,偏爱雪上加霜。4月28日,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夏坤原本平静的大学生活——父亲病重,要他立刻回家,交代后事。对于夏坤而言,这个电话如晴天霹雳,“瞬间由乐观的山峰跌落到了沮丧的谷底”。就算再坚强、再乐观,他的情绪也已濒临崩溃的边缘。     但相依为命的父亲病重的消息,给这个阳光的少年,带去了深深的忧郁。父亲不肯治病,也没钱治病,夏坤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身边照顾他。”但医学院的课业负担很重,孝心和学业难以兼顾,他甚至想到了休学。     “父亲给不了我优厚的生活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但他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相依为命的人。”如夏坤所言,这是他唯一的亲人,“父亲没了,我就没有家了”。   是家人,也是依靠     夏父病重的消息震惊的不只夏坤,还有夏坤的老师和同学,灾难面前,他们是家人,也是依靠。     雨后总会有阳光,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得知夏父病重却未做任何检查后,夏坤的同班同学主动帮助他把父亲接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检查,并在了解夏坤的实际困难后,同学们主动捐款近万元。学院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学校领导和学生资助中心最大程度的予以帮助。     “我们不能让学生因为家庭的负担而耽误学业!”带着对夏坤的担心和关怀,带着学校的慰问金,5月6日,第四临床医学院的两位老师去往万载县珠潭镇杨源村夏坤家中。简陋、低洼的房屋,寥寥无几的家具,病弱到只剩70斤的夏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我们还能为这个家庭做些什么?拜访了夏父后,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老师心头。他们联系了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在他们的动员和感召下,村委会决定给予夏坤家最低生活保障等资助,并劝说夏坤的叔叔伯伯帮忙照顾夏父。     就在前几天,夏坤已经回到学校,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封感谢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这些天我已逐渐走出生活的魔障,我会面对、接受、处理,然后放下。我不善言辞,但是对于大家的帮助,心里充满感激和感动,真心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