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卿:学生挨打,别把责任全部推给老师

20.05.2015  11:29

  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为作业没有做完,竟被语文老师打得伤痕累累?19日,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的陈小姐拨打导报漳州新闻热线0596-2056315反映,她的侄儿小轩(化名)在珪前小学读一年级,5月14日在学校被语文老师用竹棍打伤。(5月20日《海峡导报》)

  在校读书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经常因为作业完不成抑或调皮捣蛋,而受到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辱骂甚至体罚,这方面的报道时有所闻,从漳州的小轩被老师用竹棍打伤来看,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没有被打成了残疾、失去了生命。

  老师对学生动粗,采取暴力行为,的确为世人所不齿,有违职业道德,毕竟孩子不懂事,即便有过错,也应通过教育与感化的方式,进行正面的帮助与纠正,如此才是作为老师的应有之义。

  可惜,很多老师失去了耐心,动不动就拿孩子出气,在他们看来,只要学生产生了惧怕心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迫使孩子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偏差与误区。因为孩子同样也会产生逆反心理,激进的做法很可能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因而,只要发生老师对学生动粗的事件,舆论几乎呈一边倒之势,全社会都在指责老师的不是。毋庸置疑,老师在这件事上责任确实很大,必须受到批评乃至惩罚,但是我们还应该一分为二看问题,老师与学生无冤无仇,没有必要体罚学生,之所以动手,恐怕也属于被逼无奈。学生不听话,不做作业,违反校规,成绩一旦上不去,对学校无法交代,对家长也无法交代,这种压力只有老师最清楚。

  由此可见,学生被打伤,当事的老师必须受到问责,而作为校方与学生家长同样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果学校经常对老师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公平合理的奖惩机制,而不是一味地以分数论英雄;如果家长平常关心孩子,督促与教育孩子尊重老师,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对老师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理解与支持。果真如此,老师怎么可能对学生发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