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瞧不起老师源于获得感缺位

18.08.2015  13:33

  每一个个体最平凡的日常经历都应该成为这个国家历史档案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以留守儿童为代表的每一个底层孩子都在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书写着未来中国。然而,今时他们的日常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懂得真实的他们吗?他们真的如目前媒介所公开描摹且日益定型化于公众头脑中“弱者”的标签式形象吗?那些被公开化的“个人梦想”究竟是底层孩子们的“真实”表达,还是被外界舆论建构而越位臆断的“虚假代言”?(8月17日中国青年报)

  乡村老师收入差、地位低是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的根源所在,由此直接映射到孩子从服从到反抗的价值观念转变。试问,让孩子见到教育自己的老师都处于社会底层,乡村孩子又怎能从学校的教育中得到获得感?又如何建立学习价值自信、未来生活自信?对此,有的乡村孩子就直言,“在他们那批同龄人中,我们老师绝对是成绩最烂的差学生,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到农村学校里来当老师。”到乡村教书与差学生划上了等号,与缺少能力素质成为了同义词,又如何让乡村孩子从教育中得到获得感?缺位的获得感,又怎能不激起孩子为改变命运而做出抗争?

  事实上,孩子是我们希望与未来。塑造孩子(包括乡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在教育,重在通过教育方式让孩子知晓道理,感受未来,从而启迪生活意义。然而,孩子人生初始阶段获得感的缺位,通过老师反映出来的知识权威与待遇的反差,击溃了乡村孩子读书的自信,使“读书无用”占据了乡村孩子的思想高地。既使,乡村学校用更严厉的校规来压制,除了遇到反抗,还是反抗。如:学校安装摄像头后,有的孩子故意用类似香烟的糖,挑战学校不准吸烟规定,甚至轻蔑地对老师说:“拜托,老师,这是糖,要不你也来一支?”从现象看本质,孩子“反学校”言行不是简单的外在表现,已深入到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精神层面,令人深刻反思。

  可以说,源于教育获得感缺位,对“反学校”文化纠偏已刻不容缓。今天,孩子抗争学校的“关系权伪”、“时间权威”、“空间权威”,久而久之,明天,就会习惯性钻社会制度漏洞,从破坏规矩、制造混乱中汲取获得感。弊端累积,必然使乡村教育的教化功能更加弱化,这将让农村的未来发展走向何方?

  因此,教育要让乡村孩子得到更多获得感,一则从尊师重教上变革,应在解决乡村老师待遇、工作生活困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让孩子从老师身上感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

  二则从教育方法上改革,改变“填鸭式”教育,尝试对初中升高中的乡村孩子开辟兴趣型职业教育,引入一些较简单的职校课程作为教育选修,吸引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在选修教育中获得学习快乐。

  三则从健康心理上着力,把心理教育课程纳入乡村初中教学范畴,尤其针对逆反心理较严重的孩子,施以心理专项辅导,并纳入教育考核,潜移默化进行“攻心”教育,让孩子感受未来美好生活在招手。

  值得关注的是,让乡村孩子真正从通过教育赢得良好获得感,既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责任,需要政府部门、孩子家庭、社会各界组织予以倾力支持,从激发乡村孩子兴趣的关联事项上入手,提升教育功能。由此,或就消融乡村孩子“反学校”文化形态,让乡村孩子在快乐受教中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