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学雷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二十二——软通学院:科技支农 圆梦有我

02.09.2014  06:52
编者按: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51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在神州大地长盛不衰,已经成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也成为过去24年间我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这些年来,我校坚持每月开展学雷锋活动,迄今全校已涌现学雷锋事件近2000件,校属各单位单位评选出逾百万件先进事迹,形成了叫响全国的“学雷锋月月评”品牌。 近日,学校在全校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了《青春学雷锋,共筑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动,突出“意在善、贵在行”,有效地推动了学雷锋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常态化,在我校进一步浓厚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为此,新闻网即日起推出“学雷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展示江财师生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6月25日上午,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结合2013年服务经验,学院分团委书记周海燕老师带队,由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的科技支农服务团第二次赶赴进贤县衙前乡,开展为期7天的实践服务。

 

信息技术普及化,为实现富强文明做贡献

 

富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大的重要特征。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在衙前乡党委书记罗晓敏、学院分团委书记周海燕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衙前乡农业技术服务站,为当地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等服务活动,为实现富强文明做贡献。 “把IT服务送到每一个人的身边,让更多人享受到IT技术带来的精彩”,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科技支农服务团依托专业优势组成三个小分队,分别进行系统升级,计算机维修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普及等活动。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普及讲座中,服务团的成员对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文档管理、计算机维修、计算机病毒防治和了解网络硬件设备等多项服务及操作进行细致讲解。遇到专有名词解释时,服务团的成员还特意事先向罗书记请教,做到让当地百姓能听懂听明白,真真正正的掌握并熟悉运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操作,为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服务活动结束后,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科技支农服务团还上街进行摆点,发放常见问题解决宣传册,进行电脑知识的普及宣传,帮助村民解决其电脑存在的问题。

 

基层工作深入化,为促进民主和谐献力量

 

民主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和谐是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科技支农服务团在衙前乡纪委书记万飞,学院分团委老师周海燕的带领下,来到衙前乡秧塘村,与当地村委会成一起开展基层工作座谈会,为促进民主和谐贡献力量。 座谈会以教育、医疗、农业生产和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为中心展开座谈。通过与秧塘村村委会工作人员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在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情况严重。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秧塘村发展的温氏养殖公司,通过企业与农户相互合作的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亮点产业。由于交通的闭塞和村内人口年龄分布的原因,秧塘村的文化娱乐设施和现代化信息建设并不完善。当听到村子里还没有电脑时,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周海燕老师立即表示,回到学校后将与学院提议,利用学院的专业特性,和秧塘村进行信息化合作,为秧塘村提供电脑和相关技术的支持,帮助秧塘更好更快的实现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生动局面献力量。 本期软通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服务以“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为主题,号召软通学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求实际、务实事,积极投入到  “美丽中国梦——圆梦,从衙前开始”的奋斗目标中去,将一系列宗旨带进新农村,带进千家万户,带领群众一同体会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同时学院的“三下乡”活动也让软通学子深入群众,了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义务教育情况,促进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文/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编辑/孙爱霞)